心包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探讨

家属:“那么多专家都认为我母亲是肿瘤,您为什么这么坚持是结核性心包炎呢?”

车强副主任:“肿瘤的诊断依据不足,结核性心包炎的依据却很多!”

家属:“医院也曾怀疑过结核性心包炎,但是PETCT报告一出来,就彻底推翻了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您也看了PETCT报告,为什么还坚持是结核性心包炎?”

车强副主任:“我也考虑过肿瘤,但是除了PETCT报告,其他证据都不是很支持,结核性心包炎的支持依据却越来越多,确诊肿瘤可以一锤定音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不是PETCT报告!”

下面介绍一下这个病例的诊疗过程:郝女士,58岁,主因“胸闷、气短20天”,于医院超声提示:心包大量积液、右侧胸膜腔大量积液。分别给予心包和右侧胸膜腔置管引流,心包引流约ml淡黄色清亮积液;右侧胸膜腔引流约ml淡黄色胸腔积液。

行PETCT检查提示:恶性淋巴瘤可能性大,心包间皮瘤待排。心包和胸膜腔积液多次送病理瘤细胞:均未找到明确瘤细胞。患者家医院,就诊胸外科,想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车强副主任查看完检查资料后告知患者家属:“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先明确诊断”。

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医务科组织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刘小刚住院总汇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检查资料。

讨论总结:1.倾向淋巴瘤的可能性大;2.间皮瘤的可能性小;3.选择微创胸腔镜纵膈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

家属找到车强副主任咨询诊疗计划,告知家属:个人不排除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间皮瘤能排除就没有迫切手术的指征;淋巴瘤首选化疗而非手术治疗;正中开胸心包活检创面大,侧开心包,万一为恶性肿瘤,有胸膜腔播散风险,我们完全有能力尽快诊断清楚此病。

王律副主任胸腔镜下行纵膈淋巴结活检术,回病理报: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

车强副主任结合之前的诊断依据(1、症状体征:患者有夜间出汗症状,睡眠质量差,体重有减轻;2、生化指标:血沉加快、白蛋白低、T-SPOT试验阳性、PPD试验:阳性。3、影像特点:双肺炎性病灶伴双侧胸腔积液。)告知患者家属:心包占位性病变结核性心包炎的可能性非常大,很有可能肺结核伴发结核性胸膜炎,进而诱发结核性心包炎,当然也不排除合并心包其他肿瘤,但是目前首先应该给予抗结核、保肝治疗和营养支持。

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患者肺内病变基本消失,胸腔积液消失,心包积液明显减少,心包引流管和胸腔引流管出院前都顺利拔出,伤口正常愈合。

随访一个月,患者无不适,可以做饭和料理日常家务。复查:心包积液无明显增多;血沉正常,白蛋白正常;肝功正常。家属及患者给予胸外科的诊疗水平充分的认可和肯定。

胸外科团队本着“千方百计对患者好”的宗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大病、小病还是疑难杂病,一律认真对待,避免漏诊、误诊,争取治愈每一位患者!

车强,医院胸外科副主任,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原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医院心胸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业擅长:

胸腔外科:独立完成食管癌(三野清扫及Ivor-Lewis)、肺癌及纵膈肿瘤切除术,胸腔镜下肺癌、食管癌及纵膈肿切除手术、胸廓畸形矫正术、刀刺伤胸腹外伤。

心脏外科:独立完成婴幼儿房室缺修补术及动脉导管结扎手术,成人瓣膜、冠脉搭桥及主动脉夹层手术,独立完成房室缺封堵术、胸腔镜心脏手术。

王律,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医院胸外科硕士,第二军医大学心胸外科博士。擅长胸外科微创手术及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精通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肺部结节的外科治疗,包括肺段切除术。发表SCI论文四篇。

科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fsxxzy/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