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禽病
病名
高致病性禽流感
沙门氏菌
禽大肠杆菌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
新城疫
传喉
传支
传法
马立克
产蛋下降综合征
出题年份
09、15-17
10
12-15、17
10、13、
17
10、16
除12年外均考
09-10
15-17
12
14-17
10-13
16-17
12-14
16-17
09-10
13-17
病名
白血病
关节炎
传鼻
支原体
鸭瘟
肝炎
浆膜炎
小鹅瘟
坦布苏
出题年份
17
12、15
17
10、12、14
09-10、12、15、17
09、15
09、13、15
17
16
高致病性禽流感★
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发病急、传播迅速、感染谱广、流行范围大。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晚秋、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
①突然发病;
②体温升高;
③产蛋率大幅度下降或停止;
④头面部水肿,无毛皮肤和鸡冠、肉髯等出血、发绀,流泪;
⑤呼吸困难;
⑥神经症状
⑦排黄白、黄绿或绿色稀粪。
①皮下、内脏器官等出血,腺胃黏膜点状或片状出血,腺胃与食道交界处、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和溃疡;
②喉头、气管出血,管腔内有大量黏液或干酪样分泌物;
③肠道尤其是小肠,从浆膜层即可看到肠壁有大量黄豆至蚕豆大出血斑或坏死灶(枣核样坏死);
1.病毒分离与鉴定病鸡泄殖腔或口腔拭子,除菌后接种9~11日龄鸡胚尿囊腔或羊膜腔内,培养后做凝集试验。
2.血清学诊断琼脂扩散试验。
沙门氏菌病
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总称。主要引起败血症和肠炎,怀孕动物流产。
鸡是沙门氏菌最大的储存储主,雏鸡流行最为广泛,多发于孵出不久的雏鸡。
通过消化道、眼结膜及交配感染,可通过带菌卵传播。
★
精神萎顿,闭眼昏睡,食欲减少或停食。排白色稀糊样粪便,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剖检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充血,有时肝脏见坏死点;卵黄吸收不良,内容物呈奶油状或干酪样。
1.坚持自繁自养。健康鸡群,每年春秋对种鸡用全血/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全面检疫;
2.雏鸡出壳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15分钟。
1.急性败血型排出黄绿色的稀便。特征: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心包炎表现心包积液,心包膜混浊、增厚,气囊炎表现气囊混浊肥厚,有干酪样渗出物;肝表面呈白色混浊,有纤维素性附着物,有时可见白色坏死斑。
2.卵黄性腹膜炎见于产蛋中后期。腹部膨胀重坠,剖检腹腔大量卵黄,脏器间粘连。
3.卵黄囊炎和脐炎主要发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及1~2周龄幼锥。临床表现为蛋黄吸收不良、脐部闭合不全、腹部胀大下垂等变化。
新城疫
传播途径: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眼结膜传染易感鸡。
①精神萎靡,体温升高达43~44℃;
②咳嗽,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叫声。
③嗉囊积液,倒提鸡时常有大量酸臭的液体从口腔流出。
④腹泻,排出黄绿色或黄白色的稀粪,有时带血。
⑤后期有些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呈观星状。
1.本病的特征性病变:腺胃乳头出血。
2.嗉囊充满酸臭液体。
3.肠道黏膜出血。
4.盲肠扁桃体出血肿大、坏死、溃疡。
5.气管出血,肺出血。
6.脑膜充血或出血。
7.心冠脂肪有针尖大的出血点。
8.产蛋鸡卵巢充血、出血。
1.血凝抑制试验。
2.血清学诊断:HA和HI、病毒中和试验、ELISA、荧光抗体等。
Ⅱ系、Ⅲ系、Ⅳ系苗(弱毒苗),滴鼻、点眼、饮水等。
产蛋下降综合症
由禽腺病毒Ⅲ群引起,主要表现:鸡群产蛋骤然下降,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加,褐色蛋蛋壳颜色变淡。常见于26~32周龄鸡群,主要传播方式:经蛋垂直传播。
HI试验(最常用),HI效价>1:8,证明此鸡群已感染。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
鸭、鹅等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肿大,食道和泄殖腔黏膜出血、水肿和坏死,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肝有灰白色坏死点。
1.易感动物:成年鸭发病和死亡严重,雏鸭发病少。
2.传播途径:
①消化道;
②交配、眼结膜、呼吸道;
③吸血昆虫。春秋多发。
1.体温升高至43℃以上,呈稽留热。
2.两脚麻痹无力,走动困难。
3.特征症状:流泪和眼睑水肿。
4.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胀。
5.鼻腔流出稀薄粘稠分泌物,呼吸困难,个别咳嗽。
6.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1.体表有出血斑,结膜出血或有干酪样物。
2.头颈肿胀病鸭,皮下组织呈黄色胶样浸润。
3.特征病变食道黏膜有小出血点,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假膜易剥离,剥离后食道粘膜留有溃疡斑痕。
4.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假膜覆盖。粘膜表面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结痂,不易剥离,粘膜上有出血斑点和水肿,具有诊断意义。
5.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不肿大。少数坏死点中间有小出血点,具有诊断意义。
1.免疫接种:鸭瘟鸭胚化弱毒苗和鸡胚化弱毒苗。
历年真题
1.常用于实验室分离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是()。
A.鸡胚
B.小鼠
C.大鼠
D.豚鼠
E.乳兔
2.出口家禽不宜使用的新城疫活疫苗是()。A.I系苗(Mukteswar株)
B.II系苗(BI珠)
C.III系苗(F株)
D.VI系苗(LaSota株)
E.V4株疫苗
3.某蛋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45%,并产畸形蛋,但受精率和孵化率不受影响。鸡群无其它明显症状,病程持续近2个月。鸭胚分离出的病原具有血凝性。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城疫
B.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C.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D.产蛋下降综合征
E.马立克氏病
(4-5题共用题干)
25日龄肉鸡群,突然发生死亡,病鸡表现呼吸困难,头冠紫黑,嗉囊积液,下痢。采集病料接种9日龄SPF鸡胚,24小时鸡胚死亡,胚体出血,尿囊液有血凝性。4.该病可能是()
A.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B.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C.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D.新城疫
E.禽霍乱
5.当前发现的该病原血清型个数是()A.1
B.2
C.3
D.4
E.5
6.用鸡胚增殖禽流感病毒的最适接种部位是()A.胚脑
B.羊膜
C.尿囊腔
D.卵黄囊
E.尿囊膜
7.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抗体最常用的方法是()A.ELISA
B.血凝抑制试验(HI)
C.中和试验
D.琼脂扩散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
02
犬猫常见传染病
宠物常见传染病
一、狂犬病
二、犬瘟热
三、细小病毒病
四、传染性肝炎
五、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历年真题
(1-3共用题干)
家猫,雌性,未免疫。近日喜躲避暗处,并发出刺耳的粗厉叫声。受刺激后狂暴,曾凶猛攻击主人和其他动物。患猫大量流涎,病后期下颌、尾巴下垂。1.该病可初步诊断为
A、口炎
B、齿龈炎
C、唾液腺炎
D、咽炎
E、狂犬病
2.如患猫衰竭死亡,细胞胞浆内出现内基小体的组织是A、脑
B、心
C、肝
D、脾
E、肺
3.该患猫感染的病原属于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原虫
4.犬首次接种犬瘟热疫苗的时间一般在A.半月龄
B.1月龄
C.2月龄
D.3月龄
E.4月龄
5.预防犬瘟热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A.干扰素
B.高免血清
C.疫苗
D.抗菌药物
E.抗病毒药物
德国牧羊犬,3月龄,雌性,5kg,未进行免疫。突然发病,体温39.8℃,抗菌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临床检查患犬精神极度沉郁,眼窝凹陷,可视黏膜苍白,皮肤弹性降低,呕吐,腹部蜷缩,触诊敏感,排番茄酱样稀便,有腥臭味。6.该病可初步诊断为
A.犬细小病毒病
B.犬轮状病毒病
C.犬冠状病毒病
D.犬大肠杆菌病
E.犬沙门氏菌病
7.血常规检查,该病患犬最常出现的指标变化是A.红细胞总数减少
B.中性粒细胞增加
C.白细胞总数减少
D.血小板减少
E.血小板增加
8.导致患犬脱水及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小肠绒毛受损
B.毒血症
C.肝损伤
D.肾损伤
E.脑损伤
9.能致犬肠炎,属腺病毒科的病毒是A.犬细小病毒
B.犬瘟热病毒
C.狂犬病病毒
D.伪狂犬病病毒
E.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10.病犬在康复期出现角膜混浊的常见传染病是A.犬瘟热
B.犬传染性肝炎
C.犬细小病毒病
D.犬冠状病毒性腹泻
E.犬副流感病毒感染
11.犬传染性肝炎病犬常见得体表变化A.皮下水肿
B.皮下脓肿
C.被毛脱落
D.皮肤溃疡
E.皮肤干裂
12.猫,5月龄,食欲不振,呕吐,体温40.5℃,24小时后降至正常,经2~3天再上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减少。最可能诊断是A.猫胃炎
B.猫瘟热
C.猫肠炎
D.猫胰腺炎
E.猫免疫缺陷病
13.预防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首选措施是A.免疫接种
B.减少应激
C.加强营养
D.抗生素预防
E.注射高免血清
答案
禽常见传染病
1.A2.A3.D4-5.DA6.C7.B
犬猫常见传染病
1.E2.A3.A4.C5.C
6-8.ACA9.E10.B11.A12.B13.A
大家都在看
┣兽医产科学重点总结(一)
┣兽医产科学重点总结(二)
┣兽医公共卫生学(一)
┣兽医公共卫生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