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城子河区的“德立重工”主厂房。
深耕细作打造精湛“EPC”服务“我们自主创新研发的30、50、60型气流涡旋微粉机、气流分级机、超细辊压磨、锥形单螺旋和双螺旋式混合机是我公司结合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后,自主创新研发的产品,填补了东三省在超微粉体粉碎设备制造及附属成套设备制造方面的空白,现年产值万元,未来五年将实现产值超过3亿元。”鸡西德立重工金属结构制造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朱振龙告诉记者,企业在发展中,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高端设备的投入,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资金都接近企业年产值的10%,目前企业在职的名员工中,有博士1人、硕士5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6%。在开拓市场、投入研发的同时,企业更是苦练内功,在产品品质控制方面不断提升标准和要求,并持续加大基础设备的高水平投入。在“德立重工”生产车间里,各种高精密数控加工设备占据了整个车间的大部分位置。其中,产自德国的一台大型设备是黑龙江省除哈尔滨市以外的唯一一台立式车床,在先进设备的采购方面,今年该企业已投入近万元。在雄厚的人才、技术、品质和经验的保障下,“德立重工”确立了“碳材料设备制造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石墨化厂房及车间建设工程总承包+高端高难钢结构工程及中大型非标件设计制造及安装”的“三位一体”的定位,将原有石墨化厂房及车间建设的“设计——采购——施工”环节分开的模式,整合为“非标一体化”的“EPC”服务,只要客户提出需求,“德立重工”就可以完成从内到外的全部建设。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以及相关生产技术专利的前提下,“德立重工”的碳材料智能设备制造一体化方案,将有望在国内石墨产业链的市场蓝海中破浪引航。多方助力扶持企业全方位发展“‘德立重工’在年通过我区招商引资入驻到城子河区,区委区政府对这户企业高度重视。公司在传统钢结构制造基础上,企业实现裂变转型、升级发展,成为我区企业的典范。”城子河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孙建国告诉记者,企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只有多方共同努力,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孙建国告诉记者,在今年疫情的情况下,城子河区委区政府积极为企业服务解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并在资金周转上,帮助企业跑融资、跑贷款,全力解决企业用工难等问题。德立重工的钢结构材料生产车间
同时,市政府也采取具体措施扶持企业,在《年鸡西市鼓励采购工业产品推荐目录》中,“德立重工”的7种生产设备被择优推荐。目前我市已建、在建的石墨生产项目,采用“德立重工”生产设备的企业已有11家,占我市石墨企业的30%以上。这些成绩既体现了“德立重工”的产品价值,也体现了我市石墨生产加工产业链的优势互补。记者张晓玲张昕猛刘琨文张昕猛摄
本期编辑:安百亮
责任编辑:刘英
审核编辑:聂书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