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支原体病(或称霉形体病)是主要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此外滑液支原体(MS)能引起滑膜炎和亚临床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易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及细菌混合感染变成一种病程延长的慢性呼吸道病(CRD)防治效果不理想,导致发育迟缓,产蛋下降,饲料报酬降低,雏鸡死亡率增高,成为养鸡场重要疫病之一。
(一)病原:支原体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微小的原核微生物,呈细小卵圆状,对外界抵抗力不强,离体后很快失去活力,一般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对新霉素、多粘菌素、醋酸铊、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支原体病主要是通过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四季都可发生,以寒冷季节较为严重。各种日龄都可感染,以1-2月龄最易感。饲养密度过大、鸡舍氨气过浓、育雏舍温度不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等常是暴发此病的诱因。对潜伏有支原体的雏鸡进行喷雾免疫时,常促使本病急性暴发并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二)症状和剖检:本病大多呈慢性经过,典型症状主要发生于幼龄鸡,逐渐出现流鼻涕,咳嗽,窦炎,结膜炎,气囊炎,呼吸道啰音。剖检禽消瘦,鼻道、气管和支气管内有稍混浊的粘稠渗出物,粘膜外观呈念株状。气囊壁变厚混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出现念株样小点。眶下窦腔内充满粘液或干酪样物,严重病例可见纤维素性或化脓性肝周炎和心包炎。产蛋鸡感染,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下降,死胚及弱胚增多。输卵管发炎,产软壳蛋。滑膜炎病鸡跛行、喜卧、头部苍白,跗关节或爪垫肿胀有波动感和热感。急性病鸡粪便内因含有尿酸或尿酸盐而常呈绿色。病鸡不能正常采食和饮水,导致脱水与消瘦。剖检关节、腱鞘及滑膜内早期为粘稠、灰白至黄白渗出物,后期为干酪样。肝、脾肿大,肾肿大苍白呈斑驳状。
(三)防治:病禽痊愈后多带菌,又可通过卵垂直感染,一旦发生即很难根除。因此应从无病鸡场引种,加强消毒工作,切断传染病源。种鸡场应建立没有本病的“净化”鸡群,给种鸡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率,孵化前对种蛋采用“温差法”(种蛋加热到37.8℃后浸入2-4℃-PPM抗生素溶液中)使药液通过卵壳进入卵内,也可使用加热法,即在孵化器中12-14小时内将卵内温度逐渐升到46.3℃,然后降至孵化温度进行孵化,这些方法可明显降低种蛋的带菌率。孵出的1日龄雏鸡可用抗生素滴鼻,3-4周龄再重复1次。在2、4、6月龄时进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鸡,将无病鸡群隔离饲养作种用,并对其后代继续观察。
合理用药可减少损失,但抗生素只能抑制支原体在机体内的活力,单靠治疗不能消灭本病。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螺旋霉素、壮观霉素、卡那霉素、支原净等对鸡毒支原体都有效,但易产生耐药性,选用哪种药物,最好先作药敏试验。也可轮换或联合使用药物。抗菌药物可采用饮水或注射的方法施药,有的也可添加于饲料中。
品读蛋鸡文化品味蛋亲佳酿
逃园蛋亲酒
吉酒畅意人生
定制边淯闲
吉蛋堂ID:chinajidantang吉蛋圆满人生,
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