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何某,女,69岁,主因“间断咳嗽、咳痰4年余,加重伴水肿、呼吸困难5天”以“肺心病、高血压病”收住入院。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
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行胸部CT示:心包积液(中等量-大量);右侧中叶内侧段及左肺上叶前段、舌段节段性肺不张;右肺中叶炎症;双侧胸腔及叶间裂积液,考虑心衰所致;主动脉局部粥样硬化;胸腰椎骨质增生。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中-大量);主动脉瓣钙化;左室收缩功能测定:正常;彩色室壁动力学测定:正常;左室肌顺应性减低;肺动脉压正常范围;三尖瓣反流(轻度)。
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IV级,肺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I型呼吸衰竭,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严重影响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病症。其种类包括肿瘤性心包积液、结核性心包积液、外伤性心包出血、医源性心包感染或出血、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化脓性心包炎等。超声引导心包穿刺术因其准确、安全、快速等优点已经成为心包积液诊断性抽液和治疗性置引流的首选方法。
1.心包腔抽吸或引流,解除心脏压迫。
2.确定心包积液类型(渗出液或漏出液),有无心包内占位病变、心包腔粘连和心包膜增厚。
3.必要时可同时行心包腔内药物注射。
1.诊断性心包穿刺。
(1)心包积液的性质鉴别。
(2)心包组织活检或心包占位病变组活检。
(1)心脏压塞(二尖瓣舒张期过瓣血流速度频谱吸气和呼气时相峰值速度差异>25%,肝静脉前向血流呼气时相消失、右心室壁和右心房壁塌陷、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同向运动和心脏摆动等)引流减压。
(2)恶性心包积液抽液和置管引流。
(3)心包腔积脓药物冲洗。
(4)恶性心包积液药物注射。
1.心包积液量(积液深度<0.5cm)。
2.严重心包粘连。
3.严重出血倾向。
4.患者极度不配合。
2.治疗性心包穿刺。
内四科副主任医师甘林海组织全科医师大查房,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中、大量心包积液可导致心包压塞,一旦发生心脏压塞,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以减轻患者心包腔内压力,改善患者呼吸困难跟心衰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向家属交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晕厥、猝死的并发症,家属同意在彩超定位下行心包积液穿刺置管术,遂联系彩超室,同时进行术前准备,20分钟后一切就绪,手术立即开始,在彩超的精确引导下先确定穿刺点,穿刺成功后,抽出ml淡黄色液体,病人瞬间感觉胸闷、气短情况减轻,血氧由60%升至95%以上。
超声下仔细定位
消毒麻醉
进针穿刺
扩皮
置入导丝
置管
抽出ml液体送检
引流出淡黄色液体
连续引流五天,共引流出淡黄色液体ml,患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均明显缓解,复查胸部CT、心脏彩超,提示心包积液明显减少,拔出引流管。
置管前后胸部CT对比
第二例心包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的完成,标志着我院内四科此项技术的不断成熟,将不断推动对心脏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使我院抢救技术跃上新台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