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安徽某集团肉鸭场,全场存栏为1.8万羽,单栋存栏羽。发病鸭群27日龄,发病前,日死淘5只左右;27日龄鸭群突然死亡50只,日死淘率1%左右,28日龄死亡只,采食量降低,发病鸭拉稀粪,一小部分鸭出现摇头晃脑、精神不好、咳嗽、打喷嚏等症状。
剖检变化及诊断
对病死鸭进行现场剖检,主要剖检症状有气囊混浊、腹膜炎、心包炎,通过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初步判断为感冒与浆膜炎混合感染。
治疗方案:+气囊速治+肠炎宁
雨
水
回访
当天控制住了死亡,大群精神恢复,采食量上升,用药三天大群正常,再也没有腿软、脸肿拉白皙粪便等现象。
肉鸭常见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垂直传播疫病流行严重,种禽质量亟需提高。由于很多肉鸭养殖户没有固定的种鸭场,雏鸭由多场家供给,雏鸭质量不稳定,易发生垂直传播的支原体病、鸭副伤寒、产蛋下降综合征、鸭传染性禽脑脊髓炎、鸭副粘病毒等疾病。
2.鸭舍环境条件差。鸭舍条件、管理水平与肉鸭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联系紧密,一旦鸭舍光线不充足、空气不流通、肉鸭密度过大及鸭舍不及时进行通风,导致鸭舍空气浑浊,那么肉鸭极易患病。
3.免疫效果差。主要原因在于免疫程序不合理、不科学;疫苗保存、使用不当;滥用疫苗,则容易导致肉鸭的免疫力低下,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及毒力增强。
4.气候、季节性流行病的影响。
5.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6.缺乏有效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措施,消毒不及时。
7.滥用药物,药物蓄积引起中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