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冬季普遍的肉鸡呼吸道病发生较重,多表现支气管栓塞、气囊膜出血、腺胃糜烂。本病病程长,治疗效果差,继发感染严重,治疗费用高,多引起采食量严重下降,料肉比高,给养鸡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病鸡甩鼻、打喷嚏,白色粪便稀散如摊。发病鸡群一般3天后呼噜,发病5—7天后出现喘气(腹式呼吸)、张口、伸颈、怪叫(如哨声)。貌似健康鸡常突然尖叫,仰卧(腹部朝上)死亡,死亡数量日渐急剧上升。病重鸡采食量下降、羽毛蓬乱、缩颈闭眼,个别鸡排黄褐色稀便。
二、剖检症状
1、气管有黏液,早期环状充血,严重时弥漫性出血;2、胸气囊、腹气囊刚开始多黄白色泡沫样分泌物,严重后气囊内多黄色或白色干酪样物,气囊膜多充血丝,个别死鸡气囊膜有淤血斑;3、心肌和心冠脂肪点状出血,个别鸡心脏表面有黄白色纤维素样分泌物;4、肺黑褐色淤血,有时挤压多褐色水样泡沫,严重者支气管和肺部毛细支气管有黄色或白色干酪样硬实栓塞;5、病程稍长的鸡有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症状;6、发病初期腺胃乳头出血,3-5天后腺胃乳头糜烂,肌胃萎缩,肌胃壁溃疡;7、肾脏充血、出血、肿胀,肾小管和输尿管尿酸盐微少沉积,形成花斑肾;8、疾病后期的病鸡经剖检发现肠道淋巴滤泡肿胀、出血。9、一般在发病后2-5天开始死亡,且日死亡率2-10%,日渐上升。
三、发病原因
(一)西医学病因:1、管理方面的原因: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温差过大,有时一天早晚温差可达10℃以上,鸡群可能因受凉感冒引发呼吸道疾病。2、病原因素:经临床初步诊断,多可能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支原体感染有关。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感染对象是幼龄鸡,可因鸡群抵抗力、恶劣环境、病毒血清型及毒力不同,在免疫过的鸡群中也有可能暴发本病。支原体为体内常在病原体,当遇到低温、冷空气、环境突变等应激就会发病。病变主要是鼻道、副鼻道、气管、支气管及气囊的卡他性渗出液,在气囊的渗出液中常含有干酪样渗出物。在典型的鸡气囊炎疾病严重的病例中可见纤维素性或纤维素性脓性的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该病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感染常常加重病情。(二)中医学病因:此病的主要病因在于外感疫邪、内生湿热。究其病因,首先是外感风邪,入里化热,先表现肺热干咳,如果气血虚弱或病前脾经虚弱,则迅速五脏传变、内生湿热。当肝火薰肺(木火刑金)时,则肺生湿痰,痰瘀于肺或气囊中迅速干燥,难以排出体外。若有疫邪存在,气虚会更加严重,瘀结更深。当肾水失调时,肾水即不能上行灭心肝之火,心肝即可出血、衰竭。肺感受外邪,肺失肃降,清气不上行,浊气不下行,且肺水难以下行,肺表现出多水肿、充血等。(气囊膜充血、瘀血,即可理解为肺经湿热过甚表现;腺胃出血、糜烂,即可理解为脾经湿热表现。)
四、防制措施
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20天前通风要慎重,可根据情况进行间歇式通风。标准化鸡舍在前期如需通风可通过风机向外抽气,普通鸡舍通风时要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鸡群。2、注意舍内的空气湿度:3天后要保持湿度在55%—60%之间,可以通过喷雾(用温水,可以加入消毒药),保持空气湿润,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喷雾时要注意保持舍内温度,避免因喷雾造成温度下降。春季喷雾要时间间隔延迟,且舍内风速减低。
五、建议治疗方法:
中药:贯众、虎杖90、鱼腥草90、板蓝根、连翘90、黄芩90、半夏90、旋复花、野菊花60、栀子90、枳实60、柴胡。每只1-1.5克,水煎两次。连用5天。西药:安普霉素+替米考星+粘杆菌素;不限制痢菌净的鸡群,可以添加。
新思维养鸡课堂已经开课
加lemontree为好友邀请入群
?定期邀请国内一线技术老师针对不同区域疫情进行分析讲解,并提供自己成功的解决方案。
?定期邀请知名老师针对不同气候、季节下养鸡的管理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让养鸡户获得最接地气的饲养管理经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