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

秋冬交界,天气变化异常,昼夜温差大,许多中、小型鸡场鸡舍环境受天气影响大,导致一些鸡群发病,多表现为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但死亡率较低,经诊断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较多见。

1、流行病学及发病特点

不同日龄与品种鸡群均可发病,但从临床中发病情况来看,白羽蛋鸡及肉仔鸡发病率可能高一些。鸡群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在鸡群静听,能听到个别鸡只发出似口中含水的“呼噜”声,夜间关灯后较清晰,白天则难发现,一般发病前期不易引起注意,待发现鸡群有呼吸道症状时,其实已发病1~2天了,这时白天进入鸡舍,可听到有些鸡只发出呼噜声,声音此起彼状,很难具体确定哪处鸡只发病,从精神状态上,看不出异常,夜间能听到明显的“呼啦、呼啦”声,连成一片。许多鸡只张口呼吸,时而伸脖喘。

发病5~7天以后的鸡群,则表现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病鸡咳嗽,喘气,打喷嚏,似鼻腔不通气,有的眼睑肿胀,有眼泪及粘液,有的发出似吃料噎住的叫声,鸡群明显表现食欲下降。有些鸡只粪便稀薄,有白色、黄色、绿色,有的水便似蛋清状。蛋鸡产蛋率下降,肉仔鸡增重减慢,雏鸡表现明显的精神沉郁,羽毛逢乱。此时,呼吸道症状几乎达到90%左右,很多鸡群出现零星死鸡。

2、病理变化

发病1~3天,喉头、气管处有清亮的粘液,气囊稍浑浊,有的鸡只心包膜浑浊,其它症状不明显。发病4~5天,气管内大量浑浊粘液,有的气管C型环轻度出血,鼻窦肿胀、充血,气囊白色浑浊,明显增厚,囊腔内有淡黄色渗出物,有的鸡只气囊上斑块状浑浊物,肺脏充血,少数出现卡他性肺炎,灰黄色坏死灶,挤压可从切面流出泡沫状黄白色液体。心包增厚,不透明,有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脏有的稍肿大,表面黄白色条纹,质脆,有的紫黑色,表面白色包膜。成年鸡多见肠道及肠系膜变黑,肠内充有气体,小肠卡他性炎。产蛋鸡多见卵黄性腹膜炎。发病后期肉鸡一般22天以后会出现滑囊性关节炎,瘫鸡比较严重,病情顽固,损失较为严重。

3、治疗

本病从临床症状易与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病混淆,所以无论养殖户或兽医工作人员,不可单凭临床表现主观臆断,随便用药和防疫,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应尽量做到早发现、早确诊,采取相应措施,准确投药。现根据临床实践总结几点用药建议:

发病初期,病情轻微的:用卡那霉素与病毒灵混合饮水,一天二次。成鸡每只一次量5%10ml卡那霉素2支,5%10ml病毒灵2支,雏鸡减半。连用三天,可控制病情,5天可治愈。

病情稍重的:用“安进利诺”(恩诺沙星)饮水,一天二次,土霉素原粉拌料,用量按医师建议量,连用3~5天,可治愈。

病情较严重,一般发病超过3~5天且投一些常用药物未见到明显效果的,建议:“黑金”斤水+“安进呼宁”斤水+”氟乐佳”斤水。连用3--5天。

从临床观察,本病治疗并不难,但较易复发,且易与其它许多疾病混感,因此,应重在预防。

4、防制

本病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投药,由于支原体与大肠杆菌耐药菌株产生很快,鸡群两次发生同样的疾病,用同样的方法投药,结果却差异很大,所以,防制本病,应从根本上考虑。

4.1引种,抓雏或进种蛋,一定要来自清洁的鸡群,因为支原体为垂直传播的疾病,要注意后备鸡的管理,避免垂直传染。

4.2注重环境,支原体与大肠杆菌均属条件病,可水平传播,如鸡场环境差,消毒、隔离、防疫意识淡薄,就很难避免本病的发生。

商品鸡场如达不到净化地步,应进行预防免疫,对鸡群进行支原体、大肠杆菌灭活苗的接种。但大肠杆菌苗接种前,应先鉴定本鸡场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必要时可采取分离发病鸡场大肠杆菌菌株自制灭活苗的方法进行预防控制。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兰州哪家好
白癜风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fsxxzy/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