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肉鸡呼吸道综合征的成因与对策

  商品肉鸡呼吸道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呼吸道症状表现为甩鼻、呼噜、咳嗽、鸣叫、呼吸困难等。主要病理变化为气管弥漫性出血、支气管黏液和纤维素性栓塞、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和肺脏坏死、肝肾肿大等。发病特点是:夏秋较轻,冬春严重。发病提前,最早可在3~5日龄,一般在9~12天出现呼吸道症状,15~25日龄发生普遍。发病突然,传播快,一旦发现有呼吸道症状病鸡,24小时内全群出现症状。死淘率高,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后期日死亡可达1%~3%,总死亡率在10%~50%。

  通过多年的临床病例分析和实验室化验参考,笔者认为该病征中“H9”亚型流感是罪魁祸首。多重应激是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免疫抑制病是其主要帮手。

  1、病因分析

  肉鸡任何一次疾病的发生都对应着饲养管理方面的不当或失误。呼吸道病也不例外,在环境因素中温度忽高忽低和多重应激是非常关键的诱发呼吸道病的因素。所谓“多重应激”是指3个以上的应激因素同时作用于鸡体,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引发呼吸道病。

  1.1人为因素

  在人为因素中,通风不良、疫苗接种和消毒误区是引起呼吸道病的主要因素。通风不良造成环境空气质量差,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呼吸道症状。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接种间隔时间太短,会引起免疫疲劳和免疫干扰,加重疫苗反应。疫苗的质量和使用方法对鸡群的影响也很重要。消毒误区:一是根本不消毒或消毒次数太少,造成环境中病原体含量远远高于正常水平,容易引发呼吸道病。二是消毒不科学、不规范。如早期带鸡消毒造成舍内温度下降,后期饮水消毒浓度过高对鸡刺激过大,环境消毒注重舍内,不注重舍外等都给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或埋下了隐患。

  1.2传染性因素

  传染性因素包括支原体、新城疫病毒、流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其中“支原体”是呼吸道最早的诱发因素。支原体可以垂直传播,早期感染可见3~4天的雏鸡。一般在首免后2~3天(即9~12日龄)出现呼吸道症状。支原体又称“万病之源”,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破坏和脱落,破坏了呼吸道屏障的完整性,给其他细菌和病毒的侵入打开了门户。

  1.3H9型流感是近年来呼吸道病的元凶

  流行特点有:饲养管理失误是发病的前提,起于呼吸道,死于败血症(大肠杆菌)、尿毒症(肾肿)或窒息(支气管栓塞),H9可造成鸡严重的免疫抑制,法氏囊、胸腺等萎缩,机体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病毒病形成混合感染,从而使鸡只大批死亡。

  另外,目前免疫抑制性疾病普遍存在,且大多能垂直传播。这些疾病因破坏和抑制免疫系统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2、发病机理和阶段划分

  2.1发病机理

  病原微生物经呼吸道侵入,炎症首先发生在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破坏和影响黏膜正常分泌(如黏液、溶菌酶、干扰素)引起支气管炎,然后顺管腔蔓延到肺泡引起肺组织和气囊炎症,造成气囊增厚、浑浊附有黄色泡沫或干酪物,肺淤血、坏死或纤维素性渗出。异常分泌的黏液或炎性渗出物阻塞气道引起通气不足造成呼吸功能障碍,使肺泡异常增厚或纤维化,影响气体交换。在肺部气体交换不能充分进行,CO2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加,引起严重的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并且抑制心血管中枢和心脏活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力收缩下降,心率失常,导致右心肥大和衰竭,最终死亡。

  2.2临床阶段划分

  2.2.1单纯从发病的时间段来讲,病因起于三个阶段:

  雏鸡1日龄有“呲呲”的甩鼻音,到3~4天表现明显,而免疫疫苗后也一直难以改观,最直接的原因是鸡苗母源抗体水平偏低,将影响鸡群整个饲养管理过程。

  鸡群在7日龄免疫后出现甩鼻咳嗽现象,反复投药,久治不愈,这一点与疫苗反应有最直接的关系。

  14日龄后,引起的呼吸道症状。此时母源抗体水平几乎下降到接近0的水平,加上此时饲养密度容易偏大,比较容易引起呼吸道病变的发生,并且温差和湿度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也同样决定着呼吸道症状发展的严重程度。

  2.2.2病程发展的过程及对策

  该病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受凉阶段,主要表现为流泪流鼻涕(此阶段若及时用药,用对症,用准药,治愈率很高)。

  第二阶段:即上呼吸道感染阶段,主要表现为气管炎,气管上分泌黏液(此阶段对症治疗主要采取止咳化痰)。

  第三阶段:即肺炎阶段,主要表现肺脏胰变,机体发烧(此阶段应首先采取退烧措施,方可对我们治疗留有一定的时机。)。

  第四阶段:心肺病阶段,由于肺部炎症导致的心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心包积液(往往病程引起我们重视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这个阶段)。

  第五阶段:循环障碍阶段,主要表现为全身的炎症既有纤维素性渗出,包心包肝包气囊,更有甚者出现支气管堵塞,肺脏内有干酪样物的病变,整个内脏器官变性,出现心肝脾肺肾整个代谢循环的机能障碍。

  以上所提到的前三个病程发展阶段经历时间短暂,也就是3~4天时间就已经步入第四阶段,往往到第四阶段该疾病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时治疗已经不是最佳时机。希望以上症状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能够结合这些观点适时进行调整自己的鸡群状况。

  3、鉴别诊断

  当鸡发生呼吸道病时,我们首先要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处于哪个阶段,是支原体感染还是H9感染,还是已经混合感染了,如果是混合感染那什么是主要因素,什么是协同致病。做出明确诊断后再对症下药,方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所以呼吸道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3.1鼻炎:只流不咳,肿眼肿头。

  3.2喉炎:只咳不流,咳血、喉头出血。

  3.3支原体:咳喘,有气囊炎,无气管栓塞,白色渗出物,不臭。

  3.4大肠杆菌:咳喘,四炎(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发臭。

  3.5呼吸型传支:咳喘,气管出血,无气囊炎。

  3.6肾型传支:咳喘,气管出血,花斑肾,水料不成比例。

  3.7H9型流感:咳喘,气囊炎,黄色渗出物、肾肿,饮水减少或水料成比例。

  3.8H5型流感:咳喘不明显,急性死亡,胰腺玻璃样坏死,肾出血、肿头。

  3.9非典型新城疫:咳喘,气管出血,肠道淋巴结肿胀出血。

  4、防治措施

  4.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简单说,四个字“温度、通风”就能概括了。但要做好,必须因地(棚)、因时(季节)制宜才行。

  4.1.1饲养管理“三阶段”:

  1~20日龄为育雏阶段:以保温为主,小心通风。

  21~30日龄为过渡阶段:在保温的前提下,适当通风。

  31~出栏为育肥阶段:在保温的前提下,逐渐加大通风。

  4.1.2饲养管理“五要点”:三度(温度、湿度、密度)、一通(风)、一控(光)。

  4.1.3一定要特别注重通风管理。要根据不同的鸡舍,合理地安装通风设备,合理地设计通风程序。

  4.2搞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改善饲养环境,树立“生物安全”养殖理念是当前乃至今后肉鸡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

  4.2.1全进全出:是第一生物安全措施,隔离是控制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4.2.2环境控制:重点是控制好鸡舍内的小环境和鸡舍外的大环境。

  4.2.3人员控制:对场内工作人员实行封闭管理,严禁收死鸡、卖兽药、买鸡粪等闲杂人员进入。

  4.2.4消毒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

  4.2.5无害化处理:鸡粪要及时清走或一批一出。切忌上批鸡粪,下批进鸡后再清理。病鸡、死鸡要远离鸡舍深埋或焚烧。

  4.3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对于四大病毒病(新城疫、流感、法氏囊、传支)的预防首先要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免疫程序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4.4做好预防保健,提高机体抵抗力

  因为商品肉鸡生长速度太快,饲料转化率又高。体内各脏器发育不平衡,易于发病。所以,肉鸡预防保健是必要的。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中药(清瘟解毒口服液)和肽制剂(禽疫肽)来预防保健。

  4.5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呼吸道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才好。早发现需要我们饲养人员每天晚上关灯控光时,进鸡舍去听有没有甩鼻声,占多大比例。早诊断更为重要,如将H9当做支原体去治疗,不但无效,还会贻误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和药费。早治疗,是指用药要“稳、准、狠”。“稳”是注意“疗程”。对呼吸道病治疗要有耐心、要稳得住,当前的呼吸道病疗程长达10~15天。“准”是指要用对药。是流感就要以流感药为主,不能今天用这药,一天不见效,明天就换药。“狠”是指用药剂量要足。目前很多药品说明和实际含量不符。一定要了解产品真实含量,用足药量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北方牧业)

-----------------

  进入寒冬,鸡群常出现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禽流行性感冒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病。正欣源药业新品“麻杏石甘口服液”帮您解决这一难题。麻杏石甘口服液——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纯中药制剂,健康绿色无残留。组方经典,吸收快,疗效迅速。咨询电话--

-----------------------------------------------

  壮优-高效胆汁酸粉,国家一类新型功能性添加剂。家禽根源性保健,解除肝胆负担,彻底摆脱肠道疾病的困扰!优化蛋鸡产蛋性能,增加蛋重。让鸡变的不再难养!--

  







































白癜风如今最好的手术方法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fsxxzy/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