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呼吸道疾病症状与防治

  (一)鸡呼吸道病临床表现特征

  1精神,采食及体表特征变化。发病鸡群采食量明显减少,饮水增多,饮水时不断从口角甩出粘液;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垂头缩颈;鼻腔分泌物增多,流鼻液,鼻窦肿胀;眼结膜充血,流泪;头部水肿,鸡冠和肉垂淤血,呈紫黑色,一侧或两侧肉垂增厚、变硬,触之热感增加;腿上无毛处有紫色出血斑。

  2.产蛋率明显下降,蛋壳质量变差。有的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当天或第二天产蛋下降,有的鸡群先表现出产蛋下降后出现消化道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有的鸡群发病后3天之内产蛋率大幅下降,甚至停产,后果严重。

  3.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鸡群发病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的呼吸道症状,有的表现为咳嗽,呼吸啰音,有的呼吸困难,张口伸颈,每次呼吸时均发出尖叫声;有的呼吸道症状较轻,仅在夜间安静时能听到。病鸡腹泻,拉水样稀粪,常带有未消化完全的饲料,有的拉灰绿色或黄绿色稀粪。

  (二)剖检化验变化

  对病死鸡解剖发现:气管出血,有粘液,个别支气管堵塞,胸、愎气囊混浊、增厚,呈白色或淡黄色干酪样,心肌出血,胰腺边缘出血,脾脏白色小坏死点,盲肠淋巴结出血,肾脏出血,个别的鸡只腺胃乳头出血及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有的脏器表面有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三)病因分析

  1.疫苗引起的应激反应。疫苗免疫是疾病防控过程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但同时,肉鸡的呼吸道黏膜也会受到疫苗的刺激发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在畜牧生产实践中,由于大量使用法氏囊或新城疫疫苗导致的免疫抑制,是引发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饲养管理不当。由于养殖密度过大,鸡舍管理不善,一些病原体容易在鸡舍内形成流行,空气、饮水、饲料及垫料容易造成污染,病原体孳生导致健康动物感染。如不注意饲料质量,不注意通风换气,这样恶劣的养殖环境,容易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疫病的发生。

  3.疾病防治不科学。由于疫苗预防不科学或不及时,错过了疫苗最佳的免疫时间,导致疫苗免疫滞后,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同时由于一些药物治疗不科学,如有些疾病的毒株或耐药株不断突变,常常导致临床治疗无效。如使用药物的浓度或作用时间不佳,可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多,降低了药物治疗细菌性疾病的疗效。

  4.环境卫生因素。没有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如经常不消毒或者消毒不及时;或由于鸡场地势低洼、粪便堆积、高密度饲养、通风不好,使得鸡舍内有害气体不能有效排出,特别是硫化氢、氨气、甲烷等气体严重超出标准,刺激机体呼吸道黏膜,容易使机体的组织缺氧,呼吸道及肺呼吸的功能下降,致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机体变成了易感动物群,外界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机体内。

  5.气候因素。如气候的变化,温度忽冷忽热,都会为病原体的感染提供条件。应激可以导致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抗应激能力降低。再者转群也是机体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再加之天气变化等应激因素存在时,容易引起鸡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疾病。

  (四)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消毒。加强环境卫生消毒,改善鸡群的生存环境,可提高鸡群抵抗疾病的能力。要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每批鸡出栏以后,要及时彻底清扫鸡舍,严格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定期对鸡群进行消毒,可采用饮水消毒或带鸡消毒,还要对鸡群所用用具进行消毒,通过消毒可降低鸡舍内的有害细菌。要科学选用消毒剂的种类,应针对不同病原微生物选择不同类型的消毒剂。

  2.提高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首先要提高饲养营养水平,保证肉鸡有个健康的体质。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多饲喂绿色无污染饲料,还应注意添加一些微量元素。保证鸡舍内有适宜的温湿度,保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要有合理的饲养密度,做好天气变化等工作,避免或减少鸡群应激。同时还应尽量减少应激反应,尤其是天气变化时要与免疫分开进行。

  3.作好预防接种。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的具体情况和鸡群健康状况,坚持在免疫检测条件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到合理免疫。要选用反应小的疫苗,如新城疫克隆苗、法氏囊普通毒株。同时还要求在免疫前后3~5天,停服抗生素、抗病毒、磺胺类药物,还应在日粮中适量添加维生素、口服补液盐等抗应激剂。

  合理使用疫苗,在7日龄做新支二联苗免疫时,做好对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的预防,疫苗免疫之后,连用泰乐菌素或林可霉素3-4天,可以有效地防治支原体阳性鸡群免疫后引发的呼吸道病。另外,在7日龄做新城疫活苗的同时,给鸡做新城疫的灭活苗免疫,可以大大降低后期饲养中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

  4.加强饲养管理。加强肉鸡的饲养管理,为肉鸡提供全价营养饲料,增加肉鸡的机体抵抗力,在免疫前后多补充营养,增加电解多维或速补,主要是起到抗应激的作用。使用药物的同时还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D3的使用,因为维生素A对呼吸道黏膜有强大的修复作用,采用维生素A、维生素D3辅助治疗呼吸道病是不可轻视的。

  5.采用气雾给药。由于禽类气囊的特殊结构,肉鸡呼吸道病发生后,有时通过常规的用药途径,如注射、饮水、混饲等,吸收的药物很难在气囊内达到有效浓度,这也是气囊炎在临床上很难得到有效治疗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治疗此病时,最好使用药物的气雾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因为气雾给药时,药物可以直接通过呼吸道到达并作用于气囊表面,其次选择通过个体肌肉注射给药,可使血液中药物浓度迅速升高,快速作用于气囊,从而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6.及时对因治疗。肉鸡在传染性法氏囊或新城疫疫苗二免后容易起呼吸道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反应,正常的疫苗反应是3天~5天,而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是机体常在菌,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支原体或大肠杆菌。因此,对于疫苗造成的呼吸道疾病,可以在用完疫苗后适当使用一些治疗呼吸道的药物来预防,如果在用药后效果不理想,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是在免疫时的疫苗量过大,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的损伤比较严重,此时要再用针对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药采用止咳化痰、平喘解表和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同时配合鱼肝油粉(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C饮水或拌料。

  7.合理选用药物。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肉鸡呼吸道病,日前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有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替米考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等。由于抗菌素药耐药性的增加,导致病情复杂难以治疗,此时可适当采用联合用药。有条件的要通过作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用药后个别呼吸道病未治愈的,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2~3天为一疗程。当有病毒感染时可采用干扰素、黄芪多糖、清瘟败毒等抗病毒药物和呼吸道药物联合治疗,连用3天~5天。

一、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也叫鸡支原体病)

⑴该病特点:

该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支原体广泛地存在鸡体内,可以说在各种品种的商品蛋鸡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鸡体内带有这种病原体。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因此,支原体能够引起鸡群发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或者说必须在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发生。能引起发病的应激因素主要有:

1.在春、秋、冬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或受寒流的袭击,由于没有及时做好防寒工作,鸡群因受寒而发病。

2.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高时,鸡群发病。

3.饲养密度过大,鸡群发病。

4.多种疾病发生时,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生鼻炎等病发生时,可继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5.当鸡龄过小时即便是正常的气雾免疫也可激发本病。

总之,外界一切不利因素均可成为引起本病发生的诱因。

⑵鸡群发病主要的表现

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慢,病程长(常达到1个月以上)。在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只是由于气温的变化、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时发生单纯性感染,多数鸡只精神、食欲变化不大,少数鸡只呼吸音增强(只能在夜间听到)。上述发病因素过强也可使多数鸡只发病,这时饲料消耗减少,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的。选择含有泰乐菌素与强力霉素的相关复方药治疗支原体慢性呼吸道疾病效果最佳如呼支宁、支呼康等。如果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鸡的食欲时好时坏,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数鸡由于喉头阻塞窒息而死,鼻孔周围和颈部羽毛常被污染浆性或黏液性鼻液;其后炎症蔓延到下呼吸道即显现咳嗽,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和发出罗音。

如没有继发感染死亡率低。死亡鸡解剖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气囊炎。成年鸡发病对产蛋的影响是呼吸道疾病中影响最小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本病发生后常继发大肠杆菌,尤其是在肉鸡更加明显。结果使病情复杂化,鸡群死淘率增加。因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死的鸡,解剖后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有的还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该病出现在多种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因此,死亡鸡只解剖后的病理变化还可见到原发病的变化。

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⑴特点:

病原为冠状病毒,主要侵害6周龄以下的鸡为主。

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咳嗽;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嗜睡;鼻窦肿胀,流黏性鼻液,眼睛湿润;喜喝水,嗉囊积水,翼下垂,怕冷。

雏鸡感染以肾变病型居多。剖检:肾苍白,高度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内有大量白色尿酸盐结晶。成鸡主要是气喘,气管有罗音,咳嗽和打喷嚏,产蛋量下降,常产畸型蛋和软壳蛋。

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⑵类型和表现:

此病有三种类型,即呼吸型、肾型、腺胃型。

1、呼吸型传支

雏鸡多发,发病后以呼吸困难为特征,有的呈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头。病鸡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天鸡只开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线上升,约1周后死亡开始下降。成年鸡发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是产蛋明显下降,产出畸形蛋,蛋壳粗糙,蛋的质量差,蛋黄与蛋清分离,蛋清稀薄如水。10天后产蛋逐渐恢复。

2、肾型传支

以20日龄左右的鸡多发,发病鸡精神、食欲差,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呈一过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线上升。死后变化以肾的变化最为明显,肾脏高度肿胀、苍白,由于尿酸盐的沉积,呈“花斑肾”样。死亡率可达10%-20%。

3、腺胃型传支

40-80日龄的鸡多发。鸡群发病传播速度较上述两型要慢,病鸡精神食欲差,有呼吸道的症状,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症状明显且严重。下痢。死亡比较缓慢,但拖延的时间长,可达20天以上。死亡的鸡非常瘦是明显的特点。解剖后的变化以腺胃的变化最特征,腺胃肿胀明显,有的可呈圆形。胃壁增厚,腺胃乳头周围出血。其他变化无诊断价值。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病毒病,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在发病时给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关键是搞好预防工作。呼吸型传支可用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⑴特点:

该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尤以成年蛋鸡多发。传播速度比较快,但是发病率不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那样高。其特点就是发病症状非常明显。

病鸡呼吸极度困难,比任何呼吸道病的症状都明显。可见有的病鸡伸颈张口吸气,头颈高昂,作尽力呼吸状,低头缩颈呼气,发出湿性罗音。在鸡舍随时可听到怪叫声。有的病鸡咯出血痰。眼流泪,有结膜炎,眼常半开,鼻有分泌物,脸部肿胀。病鸡伏坐,头下垂。气管内如炎症产物堵塞时,患鸡剧烈摇头,力图把分泌物甩出,故鸡舍内墙壁、围网、地面和邻近鸡的身上,可有咳出的带血痰液、气管和支气管的渗出物,咳不出时,会窒息而死,死亡率为10~20%。

鸡群发病后很快出现死鸡,解剖后在喉头和气管处见有含血的分泌物,这一变化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病程长的死鸡在喉头和气管常不见出血变化,但经常被分泌物阻塞窒息而死。

发生本病后,可给鸡群投予抗生素,控制鸡白痢、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如若继发症控制的好,死亡率不高。

畜/牧/兽/医

畜牧兽医在线学习第一网络媒体

真实报道、实用技术、临床兽医、技术咨询

24小时为您守护

只为动物健康

坐诊丨丨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白癜风有遗传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fsxxzy/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