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
战神为您详解支原体病的防治
文章来自刘若英分享
目前,在禽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应用经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和不足:
1、不注意给药的时间:无论什么药物,固定给药模式或用药习惯,不是在料前喂,就是在料后喂。
2、不注意给药次数:不管什么药物,通通一天给药2次。
3、不注意给药间隔:凡是一日2次给药,白天间隔时短(6-7小时),而晚上间隔过长(17-18小时)。
4、不重视给药方法:无论什么药物,不管什么疾病,一律饮水或拌料给药,自由饮水或采食。
5、偏面加大用药量或减少兑水量:无论什么药物,按照厂家产品说明书,通通加倍用药。
6、疗程不足或频繁换药:不管什么药物,不论什么疾病,见效或不见效,通通2天停药。
7、不适时更换新药:许多用户用某一种药物治愈了某一种疾病,就认准这种药物,反复使用,即使包装规格甚至颜色改变也不接受,且不改变用量,一用到底。
8、药物选择不对症:如本来为呼吸道疾病,口服给药用肠道不宜吸收药物(硫酸新霉素等)。
9、盲目搭配用药:不论什么疾病,如大肠杆菌与慢呼混感,不清楚药理药效,多种药物搭配使用,如含有治疗大肠杆菌的头孢噻肟钠与含有治疗支原体感染的红霉素搭配。
10、忽视不同情况下的用药差别:如疾病状态、种别、药物酸碱性影响、水质等。
很多养鸡户还有观念上的误区:有没有一种药可以包治百病?没有!据不完全统计,在家禽疾病治疗失败的病例中,用法与用量不当占50%以上。盲目用药、滥用药物所致药物耐药性造成的治疗失败占30%以上,其中,药物的超大剂量使用导致细菌相对耐药性产生占50%以上。治疗不对症占10%以上,其它约10%。由此看来,同一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用药是否正确,治疗结果差异很大,因此,在禽病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正确方法和措施来消除用药误区,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我们又有那些误区呢?
(一)、中药可不可以加糖
有些中药适口性很差,影响鸡群的采食量,是否加糖?慎重!!!
1、各种糖(葡萄糖,白糖,红糖等)常用作中药,味甘而具有补虚作用,若所治病为邪实之症,那就不但不利于驱邪反而加重病情。
2、中药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其中的蛋白质、鞣质等成分极其复杂,这些物质成分与糖,特别是含铁,钙等无机元素和其他杂质较多的红糖发生化学反应,是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凝固变性,进而浑浊,沉淀,影响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
3、糖可以抑制一些药物,如退烧药的疗效,干扰药液中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
4、糖能降解某些药物,如马钱子的有效成分,使药效降低。
(二)、治病要不要加解热药
在医学理论中,人们对治病是否加解热药争论不休,有很多人认为给鸡体补充足够的水分就可以降温。很对!
但是当鸡只生病精神沉郁又怎样会自觉的补充水分呢?
我们还是要选择:疗效确切,毒性低,价格便宜的药物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安乃近等。
(三)、肾肿的鸡慎用哪些药
许多药物能加重鸡体肾脏的损害
例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氨基糖苷类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万古霉素类(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a)
四环素类(四环素、地霉素、地美、多西、米诺等)
呋喃类(呋喃咗酮)
(四)、肝病慎用哪些药
许多药物引起或加重肝功能的损伤,常用的对肝功能有损伤的药物有:
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抗结核药(利福平)
氯霉素类(氯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类
(五)、用药是否需要控水控料
很多药物的吸收受食物的影响,比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需要控料再加。
一些药物容易与空气或者水反应所以要现用现配例如:青霉素
但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以控水控料集中用,否则引起中毒。(磺胺类,乙酰甲喹等)
(六)、蛋鸡需禁(慎)用的药物
磺胺类及含有磺胺类增效剂的药物:如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脒、复方敌菌净、复方新诺明、复方嘧啶等;
氨茶碱:由于氨茶碱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呋喃类药物:常用的呋喃类药物主要有呋喃唑酮等;
丙酸睾丸素:该药物为雄性激素,在养鸡业上主要用于抱窝鸡醒抱;
金霉素:金霉素是一种抗菌素类药物,对鸡白痢、鸡伤寒、鸡霍乱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喹乙醇硝基呋南类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病毒灵
那么怎样正确使用药品呢?
关于给药时间重点强调一下:
1、需空腹给药的药物有(料前1小时):半合成青霉素中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钠除外)、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喹诺酮类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等。
2、料后2小时给药的药物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旋氧氟沙星。
3、需定点给药的药物有:
A.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禽大肠杆菌败血病、腹膜炎、重症菌毒混合感染):将2天用量于上午8点一次性投药,可提高效果,减轻撤停反应。
B.氨茶碱:将2天用量于晚间8点一次性投药。
C.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将1天用量于晚间9点一次性投药
D.蛋鸡补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早晨6点补钙疗效最佳。
4、需喂料时给药的药物有:脂溶性维生素(VD、VA、VE、VK1、VK2)、红霉素等。
总结一下:
1.治疗肺部感染、支气管炎、心包炎、肝周炎、宜早晨料前一次投喂。
2.治疗肠道疾病、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时,宜晚间料后一次投喂。
一、给药间隔
不同药物一日用药次数不同,特别是上述提到的抑菌药物。而在通常的用药习惯上,有时可能出于使用方便一日仅2次给药,因此,在尽可能选择血药半衰期长的品种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给药间隔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而许多用户可能上午9-10点给药,下午4-5点就给药了,这样就必然造成白天用药间隔过短,浪费药物,而晚间药力接续不上,治疗效果差。而正确的用药间隔为12小时,如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不易做到的话,白天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保证在10小时以上,以确保药物的连续作用。
二、给药方法
混饮或拌料是最常用、最习惯的给药方法
但由于A.药物不同B.疾病不同C.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还应考虑喷雾给药和肌内注射给药。
1、可用于喷雾给药的药物:利巴韦林、氨茶碱、麻黄碱、扑尔敏、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特别是用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感染,喷雾给药的效果是同剂量药物饮水给药的10倍。
2、可用于喷雾给药治疗的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能采料和饮水的重症感染(如禽流感或慢性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支原体重症混合感染,注射给药因应激常导致病鸡肝破裂而死亡,而喷雾是唯一的给药方法)。
3,用于肌内注射治疗的疾病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重症腹膜炎(常导致药物肠道吸收不良)、重症菌毒感染(不饮水不采料,心衰、肝肿大者除外)、鸭传染性浆膜炎,及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病毒性肝炎(可结合卵黄抗体肌注)。
三、用药剂量和兑水量
很多兽药生产厂家对药物的正确用量(尤其是多种药物协同用药的复方制剂)不甚明了或个别厂家为追求高额利润,偏面加大(或成倍加大)药物的兑水量,长期以往,许多用户造成错觉。
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产品按照厂家说明书兑水量减半使用,这样做法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其一,造成药物浪费;
其二,造成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如用恩诺沙星治疗大肠杆菌肠道感染所致肠炎、腹泻,加大用量反而加重腹泻。而许多毒性大的药物,如马杜拉霉素、海南霉素等,治疗浓度接近中毒浓度,加大用量常导致中毒死亡。
那么用药如何做好配伍呢?
静止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可增效。
静止期杀菌药+快速抑菌药可增效。
快速抑菌药+繁殖期杀菌药相减,产生拮抗。
同类型抗菌药可配合用,提高抗菌作用,种类不可多,剂量不可过大。有时也可产生拮抗。
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相同且有毒性的不可配合易增加毒性。
抗菌谱和抗菌作用相似无必要联合,可单用。
欢迎广大网友留言斧正,更多精彩请加刘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