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心电图上也能寻找到蛛丝马迹?
Case
19岁患者,男,高热2天入院,伴全身无力,间断发热
入科后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次/分;不完全右束支阻滞;IIIIIavF导联、V4-V6导联ST段水平抬高及下斜性抬高,V2-V3导联ST段呈下斜性抬高;同时,仔细观察患者入院后心电图的肢体导联,aVR导联的PR段可见轻度抬高,IIIIIavF导联、V4-V6导联的PR段压低;此外,胸导低电压,也反应出可能存在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这些心电图特征均提示急性心包炎存在的可能。
十二导心电图如下:
结合患者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8.17*10^9/L,中性粒细胞83.5%,彩超提示左心功能正常,少量胸腔积液。
基于以上判断,急性心包炎的可能性较大,而心电图具有心包炎的特征性表现。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对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诊断除了重视ST-T的改变外,其实PR段偏移也是特征性改变之一。年Spodick首先发现急性心包炎时PR段偏移的现象,指出PR段偏移与ST段抬高的发生率相仿,具有同等诊断价值。
急性心包炎PR段偏移的心电图特征:⑴PR段偏移向量朝向右上(或右后),故aVR导联(偶见V1导联)PR段总是向上抬高,而多数导联如Ⅰ、Ⅱ、Ⅲ、aVF及V4~V6导联PR段压低;⑵偏移幅度0.05~0.15mV;⑶不论是抬高还是压低,偏移形态多呈水平型;⑷PR段偏移方向与ST段向量相反,故ST段抬高导联其PR段压低,反之,ST段压低导联则PR段抬高,尤以aVR导联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