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是对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统称,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一类主要传染病,可引起猪生产性能下降,导致养猪成本増加,经济效益降低,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随着猪病的发展变化,猪呼吸道疾病已不单是由某一种病原引起,常常表现几种病原先后或同时感染,使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和严重,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又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其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喷嚏、鼻腔和眼分泌物增加、眼角有泪斑等。
猪呼吸道病的病原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此类疾病感染后的严重程度会因饲养方式、密度、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猪群免疫状态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将猪场常发的几种猪呼吸道疾病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
蓝耳病是由动脉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厌食、发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幼龄仔猪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本病传播迅速,污染严重、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传播,也可垂直传播。年在美中西部首次发现,年传入我国,年在江西大爆发,据相关检测数据表明,目前猪场蓝耳病毒检出率高达98%。
各种年龄的猪发病后大多表现有呼吸困难症状,但具体症状不尽相同。
母猪染病后,初期出现厌食、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少部分(2%)感染猪四肢末端、尾、乳头、阴户和耳尖发绀,并以耳尖发绀最为常见,个别母猪拉稀,后期则出现四肢瘫痪等症状,一般持续1~3周,最后可能因为衰竭而死亡。怀孕前期的母猪流产,怀孕中期的母猪出现死胎、木乃伊胎,或者产下弱胎、畸形胎,哺乳母猪产后无乳,乳猪多被饿死。
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打喷嚏、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和运动障碍、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射精量少。
生长肥育猪和断奶仔猪染病后,主要表现为厌食、嗜睡、咳嗽、呼吸困难,有些猪双眼肿胀,出现结膜炎和腹泻,有些断奶仔猪表现下痢、关节炎、耳朵变红、皮肤有斑点。病猪常因继发感染胸膜炎、链球菌病、喘气病而致死。如果不发生继发感染,生长肥育猪可以康复。
哺乳期仔猪染病后,多表现为被毛粗乱、精神不振、呼吸困难、气喘或耳朵发绀,有的有出血倾向,皮下有斑块,出现关节炎、败血症等症状,死亡率高达60%。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增加,高峰期一般持续8~12周,而胚胎期感染病毒的,多在出生时即死亡或生后数天死亡,死亡率高达%。
猪流感
猪流感是由正粘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器官传染病,经常与猪疇血杆菌或巴氏杆菌混合或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年在美国最先报道。目前本病已经遍及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猪流感多发生于寒冷季节,突然发病,病群中所有的猪几乎同时发病出现临床症状,这与人的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情况十分相似,实际上猪和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之间的确有密切关系,已引起公共卫生人员的关心和注意。
猪流感病毒经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在呼吸道粘膜上皮内生长増殖,引起上皮细胞变性脱落,粘膜充血,水肿等局部病变。可使细支气管和肺感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剖检可见肺间质増宽,表面有紫红色,塌陷,坚实,韧度似皮革的病灶,以尖叶和叶明显。如有继发感染,则发生纤维素性出血性肺炎或肠炎,能引起猪的死亡。如无继发感染,肺内的损害迅速消失,留下极少的损伤或无损伤残留。S病毒虽然主要在呼吸道粘膜上皮内増殖,很少侵入血流,但它含有毒素样物质可对全身器官呈现广泛的毒性作用,使恵猪表现发热,精神不振,眼鼻流出分泌物,呼吸急促,肌肉和关节疼痛等。
来自母猪的母源抗体一般可以保护仔猪到8~12周龄,随着母源抗体的消失,仔猪又不接种疫苗,所以12~14周龄的猪易患猪流感。目前国内的猪场很少接种猪流感疫苗,如果有抗体,可能是自然感染的结果。因母源抗体水平不均一,仔猪感染和发病日龄不易确定。
猪霉形体肺炎(气喘病)
气喘病是由猪肺炎霉形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咳嗽和气喘。病变一般只限于肺,以尖叶和心叶肉样或虾肉样变最为常见。病原体粘附于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纤毛上,使纤毛凝集在一起,并最终脱落,导致纤毛的清除机能降低,使容易感染肺脏的细菌继发感染,肺脏免机能下降,从而促进了与PRRs、PCV-2等病毒的混合感染。是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元凶。
目前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患猪表现无痰性干咳,运动后和喂食时发生连续咳嗽,单纯感染时病猪并不发烧或仅是低烧,伴有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现象。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很低。在肺脏受到严重破坏、或存在继发感染的时候,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症状。该病通过呼吸道接触传播,在连续饲养的猪场或猪舍,各年龄猪互相接触,特别是病弱猪与健康猪接触,使该病变得很难控制。患病猪表现生长缓慢,造成大量的饲料和人力浪费。如饲养管理条件不好,或在流行爆发的早期,可造成大批死亡,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自然发生的霉形体肺炎大都是混合感染的结果,最常分离到的细菌是多杀性巴氏杆菌。
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毒也能导致发病猪只发生间质性肺炎,伪狂犬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或损伤的皮肤感染,在呼吸道黏膜生长增殖,导致支气管和肺脏炎症,导致呼吸道病发生,发病株表现呼吸急促、气喘、咳嗽,病理变化表现为间质性肺炎,间质增宽、肺脏有出血点,此病在乳猪阶段死亡率高达%,断奶猪死亡率稍低,但也能达到50%以上.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的一种严重的接触传染性疾病。本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索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6周至6月龄的猪较为多发。通常与其他病原体一起引起猪呼吸道综合症。发生于世界各地,其发病率随饲养密度和其他环境应激因素的增加而增高。本病的危害程度随饲养条件改善而降低。
该病主要通过气源途径以鼻对鼻接触的途径传播,许多痊愈猪都是带菌者。病猪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张嘴呼吸,甚至鼻孔和嘴中流出血色分泌物。高热、厌食、不愿活动。如成年猪感染后可发生流产或胎儿感染。肺炎通常是双侧性的,特征病变是严重的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和心包炎。
目前分布于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特别是近十几年流行呈增加趋势,国际公认该病是危害现代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急性肿胀,高度呼吸困难。急性型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慢性型症状不明显,逐渐消瘦,有时伴发关节炎。本病特点是中、小猪发病较多,高热、咽喉部红肿、呼吸困难,剖检见败血症变化或纤维素性肺炎变化,心脏冠状脂肪可以看到有果冻样水肿,影响到心脏功能进一步增加呼吸道症状。
健康猪的扁桃体和上呼吸道在正常情况下栖息有本菌,但毒力微弱而不致病。健康猪对大剂量的巴氏杆菌有耐受性,而且可以有效地从肺脏中清除。一旦饲养管理条件或气候剧变而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寄居于呼吸道的病菌毒力増强并乘虚而入,经淋巴进入血液而导致发病。一般情况下巴氏杆菌不是猪肺炎的原发性感染菌,如果肺脏组织中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很可能是肺炎支原体的继发感染。
呼吸道疾病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因此,选择一款对各种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都有良好效果的产品势在必行。如果家畜能说话,它们也许会对我们说:咳喘肺炎康适应症1、烂肺病、喘气病、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毒性肺炎、萎缩性鼻炎,猪副嗜血杆菌、流行性感冒等引起的重症呛咳喘、呼吸急促、煽肚子、腹式呼吸、犬坐式呼吸、张口出气久咳不止、久喘不愈、呼吸杂音、离热咳喘、感冒流鼻、鼻流出泡沫样分泌物等重症呼吸系统病症。2、呼吸道综合症、运输应激综合征、呼吸障碍综合症、菌毒混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丹毒等烈性细菌同病毒混感引起的呛咳喘、间歇性呛咳喘、干咳、胸腹腔积液、纤维素性渗出物、高烧高热、皮肤红紫、食欲不振、四肢腹下及肚门两侧皮肤发紫、关节跛痛、站立不稳、皮肤苍白、消瘦体衰等。3、牛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肺疫、运输应激呼吸综合征、病毒性肺炎、军团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坏死性喉炎、结核杆菌肺炎等引起的烂肺、肺气肿、肺水肿、肺萎缩、肺充血坏死、胆囊肿大、呛咳重喘、发热、呼吸急促、鼻液血丝、便血、口流泡沫等、胸腹腔积液、纤维性滲出物、新生犊牛喘咳等呼吸道病症有显著疗效。4、感冒应激、运输应激、转群、换料、天气突变、环境较差、氨气刺激等混感引起的咳喘流鼻、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犬坐式呼吸、关节肿大、急性病例体温升高、有的突然死亡。肌肉或静脉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猪、羊、犊牛、羔羊0.10~0.2ml(即每50-斤体重注射1支),牛、马0.05~0.1ml(即每-斤体重注射1支);每日一次,连用2~3日。重症可酌情加量加次使用。
孕畜禁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