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英佐:鸡群呼吸道疾病为什么高发?如何对症下药?
来源:养殖宝-11-26点击:
3天龄或者5天龄使用H9单联油苗(0.2毫升/只)进行免疫,提高15~30天龄鸡群的H9抗体水平。
毕英佐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首席专家、研究员、广东省禽流感专家组专家
毕英佐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办学道路,作为学校向"温氏集团"派出的专家组长,在创建"温氏模式"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促使"温氏"迅速成长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校企合作的12年间,养户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5亿元。
气温降低,鸡舍保暖与通风的难题再次摆在眼前,随之而来便是高发的呼吸道症状。
究竟哪些问题可导致出现呼吸道症状?又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今天养殖宝借用华南农业大学毕英佐教授的研究总结,来与诸位老师探讨。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鸡舍内空气中氨浓度过高,含尘量太大,温度和湿度偏高或者偏低,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等。
以上这些环境因素都可以与传染性的呼吸道病病原体发生相互作用,加重症状。
1、损害肉鸡气管纤毛的因素
氨气可固定纤毛,使其失去功能;
灰尘可粘住纤毛,使其无法摆动;
环境干燥会使大量水分散失,纤毛干枯;
低温,特别是温度大幅度波动,维持温度散失热量多,代谢加速,酸性物质增多。
2、环境控制参数的界定
二氧化碳应该控制在ppm(体积浓度)以内;
氨气应该控制在20ppm以内;
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55~65°C左右(前高后低);
温度控制:1~3天龄时温度34°C~36°C,以后每周下降2°C~3°C,18天龄27°C~28°C为宜,30~40天龄时温度不低于20°C,40~60天龄温度不低于18°C,60天以上温度不低于16°C。其关键还是要“看鸡施温”。
二、引发呼吸道疾病的重大疫病
1、H9亚型禽流感:
(1)流行特点:
发病日龄多数集中在15~35日龄之间(抗体较低时期),20天龄以后出现支气管阻塞的大部分为H9亚型禽流感感染。
近20年,中国流行的H9N2毒株以H9.4.2分支为主,年末开始,全国主要流行1亚分支。
(2)H9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
流泪、流鼻水、咳嗽,有时伴随有呼吸啰音,呼吸困难。
H9病毒感染会导致肉鸡抵抗力下降,继发各种细菌和病毒性疾病。
产蛋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及其气管粘液、下支气管分叉处的潮红充血和严重的卵泡表面充血。特征病变为支气管有干酪样物堵塞。
母鸡卵泡畸形、出血、卵巢萎缩、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
头部和眼睑肿胀,下颌部水肿
鸡冠和肉髯发紫
喉头粘膜和气囊出血
肝脏肿大,条状或斑点状出血
心内膜条状出血
心肌灰白色坏死斑
卵巢中卵泡膜充血,出血
鸡胸腺弥漫性出血
(3)、肉鸡H9亚型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确切诊断,及时汇报。
确诊为禽流感H9病毒感染时,立即划定疫区,在3公里范围(或者有天然屏障)的养户鸡群全部补免H9单联油苗,建立安全隔离带。
疫区周围鸡群,3天龄或者5天龄使用H9单联油苗(0.2毫升/只)进行免疫,提高15~30天龄鸡群的H9抗体水平。
病鸡群对周围养户构成较大威胁时,应该果断采取扑杀深埋处理;反之,则注射高免蛋黄液、抗生素、细胞因子和中药制剂等。
2、传染性喉气管炎:
(1)理化特性
本病毒对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针对此病毒的疫苗包括鸡胚苗、细胞苗和喉痘基因工程苗。
(2)防控措施
经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的鸡群,立即采用2头份弱毒疫苗(普通鸡胚苗)进行紧急接种。
对于发病周围养户上市前20天龄的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0.5头份弱毒疫苗(普通鸡胚苗)。
如继发细菌感染,其死亡率会大大增加,大群鸡用环丙沙星、0.05%强力霉素、0.1%泰乐菌素饮水或者拌料。
3、传染性支气管炎
29个血清型;
就其致病型而言,包括:呼吸型、肾型、嗜肠型、腺胃型、生殖道型。
毒株:以类QX(肾型)毒株和变异MASS型毒株为主。
(1)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方式主要为水平传播,在集约化鸡群1~2天内会很快波及全群。
传播途径一是通过感染禽和易感染禽的直接接触;二是通过气溶胶(微滴)或者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
发病日龄:呼吸型多为其20天以下的多发;肾型发病天龄从10天开始中大鸡均有,发病天龄伴随扩大。
发病季节:呼吸型多为冬春季节多发,肾型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发病症状:呼吸型也略有花斑肾变化,肾型有一过性呼吸症状;临床未见腺胃型、肠型,种鸡可见输卵管病变;肾型和呼吸型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表现为典型双向性的临床症状;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呈现扩大的流行趋势。
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闭眼
气管不同部位有灰白色粘稠物堵塞
气管有粘稠物堵塞
气管环粘膜充血出血,有乳白色粘稠分泌物
(2)发病表现
IBV感染2周龄以下的母鸡,会造成其生殖道永久损伤,形成“假母鸡”,剖检可见严重的卵黄性腹膜炎,卵巢表现正常或者充血、出血、变形和输卵管萎缩变形,部分输卵管管壁薄,又细又短,有的鸡输卵管积水。
IB对蛋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IB如果在其3周龄前感染,产蛋率多为50%,出现“假母鸡”。4~8周龄感染,产蛋率多为80%。8周以后感染,基本不会对产蛋鸡造成影响。
4、禽曲霉菌
禽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以肺及其气囊发生炎症和肉芽肿为特征。
(1)流行病学特征
幼禽易感性最高;
主要传染媒介是被曲霉菌污染的垫料和发霉的饲料,致其孵化环境受到污染。
(2)防控措施
孵化厂方面:
加强孵化厂环境消毒,重点是对出雏机、放苗间、发苗间、过道、进风口等,选择硫酸铜、过氧乙酸、卤素类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
加强对孵化厂各种用具的消毒,重点包括出雏盘、鸡苗箱、垫纸等,尤其是回收后的鸡苗箱。
加强孵化、出雏车间的通风换气,寒冷季节可以间歇性开启排气扇强制,通风。
养殖户方面:
使用新鲜垫料,防止使用储存时间过长、发霉变质的垫料;
饲料的储存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
加强环境消毒,使用制霉菌素拌料,硫酸铜饮水。
5、鸡白痢
种鸡防控鸡白痢措施:
要注意药物预防,在分离病死雏鸡、死胚时,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开产第一周选择合理药物连续两天进行注射;产蛋高峰后一周内连续两天药物注射。
此外还要进行公鸡净化,全血检测,时间控制在:第一次上栏前,第二次高峰期过后,第三次产蛋中期,从而淘汰阳性公鸡。
注意防止人为交叉污染,单枪头输精。
在饲料方面,对种鸡使用贝壳粉,必须首先对其进行沙门氏菌检测。
病鸡羽毛逆立,闭眼,无力
病鸡肌胃有白色病灶
盲肠肿胀
病鸡有心包炎,肝有灶状坏死
6、鼻气管鸟疫杆菌感染
(1)血清型
目前其有18个血清型(A-R),来自肉鸡的分离株绝大多数属于A型,这也是最流行的血清型。
(2)流行病学特征
不同日龄的鸡、火鸡都可以感染,但以3-6周龄的幼禽最为常见。
空气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鼻气管鸟疫杆菌除了原发性感染之外,时常混合或者继发感染于一些其他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有害气体中毒等。
(3)症状与病变
肉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饮食减少、流鼻涕、打喷嚏、面部水肿、死亡率增高;但目前在生产上多见的是亚临床表现,少有或者没有这些症状。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其它病原,以及在应激状态之下,病情则明显加重,可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胸膜炎、气囊炎、单侧或者双侧的肺炎为最常见的病变特征。
在发病肉鸡,气囊纤维素性炎症是典型病变,同时可见纤维素-化脓性肺炎,其他还有气管炎、鼻炎、心包炎等,其中,气管炎病变对亚临床病例具有诊断价值。
科学家发明了终结抗生素耐药性的合成分子
来源:威锋网
细菌中的抗生素耐药性,包括常见的细菌和所谓的超级细菌,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事实上,联合国在近一年前就把这个问题提升到了危机级别,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表示,它正在迅速恶化。
对抗生素耐药有多种可能的反应,加拿大蒙特拉尔大学(UdeM)的研究人员可能找到了另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在今年11月的《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UdeM生物化学和分子医学部的研究小组探索了一种可以阻断抗生素耐药性基因转移的方法。
研究人员专注于阻止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允许将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编码到质粒上,这种DNA片段可以携带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使细菌具有耐药性。具体来说,他们发现了这些蛋白质的确切结合位点,这在质粒转移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发现使他们能够设计出更有效的化学分子,从而减少基因携带、耐抗生素质粒的转移。
“你想要找到蛋白质上的‘软肋’,然后瞄准它,然后戳它,这样蛋白质就无法正常工作,”UdeM医学院研发副主任克里斯蒂安·巴伦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其他的质粒也有类似的蛋白质,有些有不同的蛋白质,通过了解这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我们可以设计出抑制它们功能的方法。”
抗生素耐药菌的影响几乎是不言自明的。抗生素仍然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它们变得无效时,我们剩下的就会是导致疾病的超级细菌,它们更难治疗和管理。在外科手术和癌症治疗中,抗生素也被用作预防性治疗。
年天津口岸冷冻禽产品进口量大幅下跌
记者21日从天津检验检疫局获悉,截至11月中旬,今年经该局检验检疫的进口冷冻禽产品总量不足吨,货值仅余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相比进口量大幅下跌,跌幅高达70%和60%。主要产品包括鸡翅、鸡腿、鸡皮、火鸡脖、火鸡腿等,主要来源国有巴西、智利、阿根廷、波兰等。
天津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进入年以来,由于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密集爆发,全球禽肉贸易受到重创。天津检验检疫局已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暂停进口波兰全部加工企业和智利部分加工企业的禽产品。
今年前四个月,天津口岸冷冻禽产品的进口量出现了连续下降的态势,后来又因巴西“问题肉”事件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对进口禽产品需求下降,导致天津口岸五月份的禽产品进口量跌到了吨的最低点。虽然在随后五个月的时间里进口量有所回升,但月平均进口量仅有余吨。而去年月平均进口量将近吨,单月进口量甚至两次突破吨。
天津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称,预计到年底之前,天津口岸冷冻禽肉的进口量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全年进口量可能仅会维持在1万吨以下。
肉鸡行业上市公司五大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11-24摘自:和君咨询
鸡肉食品是老百姓日常餐桌上最常见的肉食品之一,年全国鸡肉消费量万吨,市场规模近亿元,可以说是一个大产业,目前A股市场肉鸡行业上市公司已有9家,平均市值约80亿元。
10月30日讯,肉鸡上市公司公布前三季度业绩,其中益生股份前三季度亏损1.85亿、仙坛股份前三季度净利万、圣农发展前三季度净利万、民和股份:预计前3季度亏损加大至2.85亿元以上。
经过深入研究分析,我们认为肉鸡行业上市公司呈现以下五个发展趋势:
趋势一:“吨位决定地位”,有规模才有话语权,行业内大部分企业目前都在积极寻求横向扩张,做大规模体量。福建圣农发展目标是屠宰产能从年的3.8亿羽增加至年的10亿羽,禾丰牧业计划近两年新增产能约1亿羽,温氏股份计划三年内新建产能2亿羽,正大计划通过“并购整合+自建”的形式做到10亿羽规模。随着产能快速扩大,未来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格局会更加集中。
趋势二:产业链一体化仍然是行业不变的趋势,且往下游深加工食品方向延伸趋势更加明显,企业的投入力度更大。圣农与温氏快速布局生鲜连锁店,新希望在年年报中称“食品业务是公司长期转型的方向,也是农牧业最终的价值体现”,并斥资收购久久丫、嘉和一品、本香农业等下游企业。
趋势三:行业正面临并购整合,未来几年,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行业梯队也会更加明显。目前禾丰牧业、泰国正大已经开始行业并购整合,其他企业如大象、福禧、中粮、泰森等也积极准备并购。预计五年内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横向整合都将实现10亿羽/年的屠宰产能,这也给资本带来一轮机会。
趋势四:多产业并行发展是公司未来做大规模的必然路径。目前行业内多家龙头上市公司已经在多品类扩张,行业边界正在被打破。益生、温氏已经全面布局肉鸡、蛋鸡、肉鸭、生猪、肉鸽等多品种。新希望、华英、禾丰等也在不同程度跨品种扩张。
趋势五:产业发展走向“产业+投资”的产融“双轮驱动”格局。充分利用实业经营+金融投资,一方面巩固发展自身产业,另一方面进行新兴产业布局。新希望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集团内部已经划分为实业板块、金融投资板块,实现了产业与金融的良好互动。这一模式代表了农牧食品企业走向综合性投资控股集团的跃迁升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