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利红养的家禽彭利红在喂养家禽脱贫要立志,致富靠奋斗。金门坝安置区的宣传标语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8日讯(通讯员夏凡)“猪猡猡今天好点了吗?”刚给多只鸡鸭鹅喂完了食,彭利红又走到猪栏旁查看生病的小花猪,忙完又赶着回家做饭……每天,她总是闲不下来。这样忙碌不停的日子,这名48岁的贫困农村妇女已度过了20多年。四月份的玉池大山郁郁葱葱。照看完了家畜,彭利红回到了居所——玉池山村金门坝安置区。“原来我们一家就住在上面,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她指着对面的大山说道。26年前,正值22岁芳华的彭利红嫁给了比她大6岁的穷小子彭宏华。“婚房都是临时搭建的土房子。那时候也没在意,就想着嫁个人过日子。”新婚,本该是幸福的开始,谁想婚后没多久,丈夫就被查出患了脉管炎,切除了患肢的部分组织,从此做不了重活且每日要服药;祸不单行,年,又被查出患了心包炎,3年后,又出现中风症状,花光了一家积蓄。彭利红始终不离不弃,为撑起一个家,她或拖家带口或孤身一人,先后辗转长沙、温州、杭州等地,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日夜操劳。想多赚点钱,下班后她常带着手工活回到宿舍做到深夜12点。由于一家人常年在外,外出打工的第5年,山上的旧屋也被雨淋塌了。年,彭利红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他们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进了金门坝安置区,从此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并成功脱贫。住到安置区后,彭利红更忙了。她向同学借了2万多元,在安置区附近的集市租了个门面买早餐,“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炒码子,一直要忙到9点多。”一年时间,她就还清了借款。原以为一只脚已迈上了致富路,未曾想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疫情,早餐店食客骤减。“我是捡了三个馅饼不喜,落了三个馅饼不愁的人。人只要肯做总能脱贫致富。”凭着一股子人定胜天的信念,今年初彭利红又干起了养殖业,拿着借来的1万多元,买了多只鸡鸭鹅和4头猪,放在亲戚家废弃的杂屋里喂养。“今后一年卖鸡蛋也能赚不少钱吧?”记者问。“生蛋没钱赚,要一年一年把鸡出了,腊月进鸡再喂。”彭利红的生意经算得清楚。而对于鸡怎么卖她一点也不愁,帮扶干部已作出承诺:销路不用愁,都可以帮你销售。如今,彭利红和丈夫每天忙着喂养家禽。因技术熟练,偶尔她还受以前老板的临时聘请,去工厂里当几天师傅,赚些外快。因疫情待业的女儿也得到了帮扶干部的推荐,准备去岳阳打工。一家人生活正向好的方向发展。“等摸索出经验后,下一步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在山上找块地方,搭个棚子专门养鸡鸭。”彭利红盘算着。[责编:胡清][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hnxxby/1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