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高中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看看蜡

图片:《蜡笔小新》

蜡笔小新中有哪些地方能反映日本的特点?

就比如有次妮妮妈妈和美芽在超市里买东西攀比,妮妮妈妈买的是国产超高级牛排肉,美芽买的进口牛肉,妮妮妈妈就说进口就是没土产的牛肉好吃。日本土产牛肉比进口牛肉贵,质量又好。

有一次美芽阴差阳错地参加了大学成人礼,有个大学生带了两个小孩子,还说这样的现象也不少。

知友:老叮当(+赞同)

蜡笔小新有这么一话《普通高中女生做的事情哦》:

被小新戏称为「搞笑艺人组」的高中女生三人组「琦玉红蝎队」中龙子的两个手下突然向往起了「普通女高中生的生活」,在她们眼里的「普通女高中生的生活」是这样的:

能在家庭餐厅里面依靠免费续杯的无限畅饮聊天到天亮;

这里面的翻译「现实充」就是后来流行的「现充」啦;

为了体验普通女子高中生的生活,琦玉红蝎队还模仿着拍了大头贴、唱了卡拉OK。

小新见到不同寻常的红蝎队,问到:师傅,你弄错人生了吗?

如果你是经常看日本动画的阿宅,那肯定对片中描绘的日式现充JK有几分眼熟,是的,这就是现在的主流日本女高中生的生活习惯,被社交障碍的「底层学生」们恶狠狠地诅咒到「爆炸吧!」的现充JK们!

当然,琦玉红蝎队并不是那种经常沦为人生赢家反面的丧女们,从这集剧目中表现出来的,其实是日本女高中生的时代变迁。

《蜡笔小新》诞生于年,而《普通高中女生做的事情哦》是年的动画剧集了。

相较于代表现在潮流JK的「普通女高中生」,「琦玉红蝎队」代表的其实是自70年代的开始流行的「粉红暴力」日本太妹形象,是臼井仪人对当时这一潮流的调侃。

以其中特色最为明显的老二「鸡眼阿银」的形象为例:长至脚踝的不同寻常的长裙、带有「×」符号的口罩,都是典型的日本太妹的形象标签。

来大概介绍一下这类潮流的起因和文化意义。

70年代开始,日本电影业由于受到电视行业兴起的冲击开始开发一些电影系列作,例如东宝的怪兽电影系列,而东映制作的是「粉红暴力」(pinkyviolence)系列。

「粉红暴力」系列电影通常以女性作为主角,常见的套路是遭受陷害历经磨难,最后成长为冷血的复仇者或者匪首来对抗男权的统治;

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则一般都长相丑陋、极其猥琐或者人面兽心、无恶不作,用尽各种卑鄙无耻的手段对付楚楚可怜的女主角。

而在日本,女性以往是很难呈现这种积极主动、独立自主的形象的。女性的社会地位受到自古以来的传统束缚,已经习惯性的被定位为要懂得为丈夫,子女做出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

她们从小的教育和培训也是以此为目的进行的,甚至还在她们年幼的时候这种灌输便已经开始了。这种观念至今在日本社会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着很普遍的群众基础。

就像《蜡笔小新》中的美伢和其他家庭主妇一样,日本女性一般结婚后就会停止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和下一代的抚育之中。

相较于西方,在日本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女人结婚后就应该减少和异性的接触,老公也很少与妻子讨论工作上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女人的重心就该是厨房和孩子,对于外界知道得越少越好。

而当时,这种传统随着这类「粉红暴力」电影的普及,受到了挑战。

「sukeban」,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太妹成为了日本女孩反叛的极端代表。她们的反叛首先从自我形象开始,修改校服、染发、烫发,包括上面举例提到的口罩与长裙,而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亚文化。

而自90年代往后,就开始流行超短裙、浓妆艳抹的涩谷系辣妹,到了当代,则是穿着制服、长筒袜的可爱系现役JK当道了。

而日本女性的反叛独立的自由精神、女权精神,也随着昭和时代的破灭成为了昙花一现的过眼烟云。

现在的日本女孩,更流行能展现性别魅力的「女子力」,下面这集蜡笔小新,你可以看看妮妮是如何为了提升自己的女子力而努力的:《提升女性魅力哦》

这里的「女子力」尚且还没有流行直接照搬过来,而是翻译成了「女性魅力」,后来随着日本综艺日式潮流不断涌入国内,「女子力」便不再翻译,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日式词汇。

妮妮在电视上看到一位可爱的「完美女性」,立志要学习她提升自己的女子力。

所以去请教小爱、松阪老师、吉永老师,她们分别告诉妮妮这么三点:

分别是姿态优雅、联谊力和温柔。姿态优雅和温柔很好理解,而所谓联谊力,就是能在联谊中尽可能地展现自己身为女性的性别魅力,吸引男性。

这基本能代表日本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女子力」这种将女性魅力定为某种可衡量标准的物质的说法,本来就很具有物化女性的特点。

优雅、性感、温柔,服从男性,在男性面前展现自己弱势的一面,来吸引男性,这是日本社会教育女性的处世之道。

而妮妮恪守着这样的教条和小新们玩耍,遭遇了各种平时遇不到的麻烦:

想玩扮家家酒的她为了展现自己的温柔的一面必须服从男士们想要玩捉迷藏的要求,同时还不得不去做鬼,而当鬼捉人又要强人所难的保持「优雅姿态」。

到了吃饭的时候,小新想让妮妮帮他吃掉不爱吃的青椒,正男帮他吃掉了,妮妮为了扳回一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食物,而正男这时候温柔地帮助小新擦掉脸上的食物。

正男的「女子力」成为了击溃濒临崩溃的妮妮的最后一击,她彻底放弃了提升自己的「女子力」,回归了正常的那个霸道、暴力的妮妮。

看到回归正常的妮妮的时候,我也是会心一笑,相比于那个执着于提升自己「女子力」的妮妮,这个霸刀暴力但独立自主的妮妮更加可爱。

妮妮试图把自己塞进一个由「社会常识」做成的女性模板里,但自己的个性却又让她难以忍受这样死板的规矩,所以最终放弃做回自己。

温柔可爱、体贴别人,这是社会贴上的「女性标签」,而相对的坚强独立、霸道威严,则是「男性标签」。

然而问题在于,谁规定男性就不能温柔体贴、会照顾人,谁又规定女性不能独立自主、自立生活?

这一集制作组对日本男权社会的讽刺和纾解,但幼儿园的孩子尚且如此,真正迈入社会的大人们又岂能像幼稚园儿童一般如此轻松的做回自己?

我用谷歌搜索了「女子力を高める」(女子力提高),得到了下面的内容:

点进去看,这些链接大多是一些跟国内网络爆款文类似的营销网文,甚至还有专门培训提高女子力的家教广告。

我随便点进去一篇「女子力高的女性的特征以及提升女子力的方法」,里面提到了这么几点:

包包要亮眼,要装满化妆品;

要注意装扮的细节,比如皮带、袜子、吊带;

学会烹饪,喜欢甜食;

要细心,随身携带手帕纸巾,体贴地照顾他人;

要注意身材管理。

这些内容在日本都很受欢迎,因为日本的男权社会的主流就是这样,相比于女性的个人工作能力,有的时候女性个人的「女子力」才是能否受到社会肯定的关键因素,即使一些女性拥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意识,也不得不在各方面受到这种社会环境的桎梏。

而这种男权至上的社会特点在日本一直没有获得根本性的解决。

而这两集一起看,便大概能得到一个日本女性从昭和时代年轻一代的反叛到平成年代最终归顺于日本坚不可摧的男权至上的社会的发展轨迹。

如今的美少女JK们固然是温柔可爱的,但相比起如今,过去那种多元化的充斥着自由精神和独立个性的女孩们或许也很有魅力。

蜡笔小新用这么一种风趣幽默的故事,在有意无意间,暗中讽刺了日本男权社会的特点。

戳小程序查看剩下的38个回答:蜡笔小新中有哪些地方能反映日本的特点?

今日知乎热榜正在热议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有专治白癜风医院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hnxxby/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