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不规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稽留热
E、波浪热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D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4.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患者男性,29岁,持续高热3周,护士在评估过程中,发现患者体温降至36.6℃,患者神志清醒,请分析退热期的特点A、产热多于散热
B、散热大而产热少
C、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
E、散热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D
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的方式有骤升和渐升。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体温就上升到最高点,称为骤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体温逐渐升高,在数日内上升到最高点,称为渐升,如伤寒。(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3)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体温急剧下降称为骤退,如大叶性肺炎;体温逐渐下降称为渐退,如伤寒。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患者男性,25岁。建筑工人,因烈日下工作导致中暑,测体温上升至40.5℃左右,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无汗,呼吸脉搏增快,护士为其进行物理降温,再次测量体温的时间是A、15分钟后
B、20分钟后
C、30分钟后
D、40分钟后
E、60分钟后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C
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9.0℃,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时,可用乙醇拭浴、温水拭浴或做大动脉冷敷。行药物或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及交班。
、患者男性,32岁,持续高热2周,体温40℃左右,日差超过1℃。脉搏次/分,呼吸26次/分,患者神志不清,精神萎靡,食欲差。此患者体温热型为A、不规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稽留热
E、波浪热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C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4.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3病床,钱某,60岁,住院诊断为心房纤维颤动。医嘱护士小杨为其测血压。动脉搏动微弱而不易辨清,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错误的是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
B、使汞柱降到“0”点
C、稍等片刻后重测
D、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
E、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D
测血压时:病人休息20~30分钟;将袖带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戴好听诊器,在袖带下缘将听诊器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最强点(勿塞在袖带内);松开气门,使水银柱缓慢下降,速度为4mmHg/s(0.kPa/s)。测血压注意事项1.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如水银不足,可使测量血压偏低。2.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以确保所测血压的准确性及可比性。3.测血压时,血压计“0”点应与心脏、肱动脉在同一水平位上。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水平。4.排除袖带因素干扰①根据所测部位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过宽时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时测得的血压值偏高。②所缠袖带应松紧合适,过紧使血管在袖带未充气前已受压,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过松则使袖袋呈气球状,导致有效测量面积变窄,测得的血压值偏高。5.打气不可过猛、过高,以免水银溢出,影响测量结果及病人舒适度。水银柱出现气泡,应及时调节、检修。6.当发现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测血压。注意应先将袖带内的气体驱尽,使汞柱降至“0”点,稍待片刻,再进行测量。7.为偏瘫病人测血压,应选择健侧。因患侧血液循环障碍,不能真实地反映血压的动态变化。
、患者张某,因患肺炎住院治疗。入院时体温40℃。为观察其体温的变化,常规测量体温的时间为A、q8h
B、q6h
C、q4h
D、qd
E、qh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C
测量体温,对高热病人应每隔4小时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同时注意观察发热的临床过程、热型、伴随症状及治疗效果等,如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及出汗等体征。
、患者魏某,55岁,住院治疗中,某日晨起主诉头晕,护士为其测量血压后示: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80mmHg,以下最有可能提示的是A、心包积液
B、心肌梗死
C、心动过速
D、动脉硬化
E、休克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D
脉压的变化: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等病人;脉压减小: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主动脉瓣狭窄等病人。
、患者,男,30岁。因酒驾导致交通事故,身体多处创伤,由急诊1h前收入院。病人呼吸由浅慢逐渐加深加快,又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继之暂停30秒后再度出现上述状态的呼吸。该病人的呼吸是A、间断呼吸
B、潮式呼吸
C、毕奥呼吸
D、鼾声呼吸
E、呼吸困难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B
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节律异常,特点是开始呼吸浅慢,以后逐渐加深加快,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呼吸暂停5~30秒之后,又出现上述状态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
、某患者因脑出血入院治疗,现意识模糊,左侧肢体瘫痪。护士为其测量体温,血压的正确方法是A、测量口腔温度,右上肢血压
B、测量腋下温度,右上肢血压
C、测量腋下温度,左上肢血压
D、测量直肠温度,左上肢血压
E、测量口腔温度,左上肢血压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B
患者左侧肢体瘫痪,因此,需测量右侧肢体血压。意识糊状态下,禁止测量口腔温度,以免患者咬破体温计,造成损伤,因此应测量腋下温度。因此排除法选B。
你做对了几道题?
●医学生不配得到关心,看见沙雕网友的分享真的笑死了!
●护考常见名词解释三十条,复习必备!
●持有护士证,可领补助5万元?这十类证书的人要吃香!
●护士应该知道的医学符号及常用药的别名
小编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