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鸡支原体病

鸡支原体病又称霉形体病,主要分为败血支原体病和滑液囊支原体病两种,这两种支原体病都是慢性消耗性传染病。鸡败血支原体病就是我们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病,简称“慢呼”以咳嗽,喘气,呼吸啰音以及发生气囊炎、眼炎和鼻窦炎等为特征。而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滑液囊支原体引起的鸡的滑膜炎、腱鞘炎、鸡瘫痪跛行、鸡脚垫肿为特征,也会导致气囊炎。本病对实际生产危害很大,因此作为从业者一定要增强对本病的认识。一、病原鸡支原体菌体细小,呈圆形或卵圆形。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45度1小时,50℃20min即被杀死,一般常用的消毒剂均能将其杀死。二、流行病学1、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隐性感染鸡。2、主要传播途径是病原体通过病禽咳嗽、打喷嚏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随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感染。污染支原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能使本病由一个鸡群传至另一个鸡群。既能水平传播也能垂直传播,鸡支原体存在于母禽的卵巢、输卵管及公禽的精液中,经蛋垂直传播可构成代代相传,也可通过交配传播本病。3、易感家禽自然感染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鸭、鹅也有分离到鸡毒支原体的报道,但很少。各种龄期的鸡和火鸡均可感染,尤以2~13周龄易感,特点是感染率高,病程长。单纯的鸡支原体感染死亡率不高,一般为10%~15%,若继发其他病原体感染,死亡率可达30%以上。成年鸡大多呈隐形感染,使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4、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环境下最严重,在鸡群中传播较为缓慢,但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较快。5、诱发因素鸡群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舍内通风不良,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保温措施不当,不同日龄的鸡混养,饲料不全价,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等均可诱发本病。此外,由非SPF蛋胚制造的疫苗也会带菌,对雏鸡进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弱毒疫苗气雾、滴鼻免疫时,常能激发本病的发生。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4~21d,自然感染者更长。本病常为慢性经过,病程较长,如不及时治疗,可持续数月之久。三、临床症状幼龄鸡败血支原体表现为鼻腔及其邻近的黏膜发炎,流浆液或黏液性鼻液,鼻孔周围常沾有脏污的饲料和垫料,阻塞鼻孔妨碍呼吸;病鸡频频摇头、喷嚏、咳嗽。随病情发展,鼻窦发炎肿胀,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气喘。当炎症蔓延至支气管时,则气喘、咳嗽更为明显,并有呼吸罗音。病鸡食欲不振,生长停滞。后期由于鼻腔和眶下窦蓄积的大量浓稠或干酪样的渗出物导致眼睑肿胀,引起眼炎流泪甚至失明。病鸡不能采食,逐渐消瘦衰竭死亡。滑液囊支原体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缩颈、闭目,蹲卧不起,消瘦,采食不积极,羽毛粗乱,拉绿色粪便,关节肿大等,偶尔有呼吸道症状。成年鸡感染症状较轻,一般很少死亡,蛋鸡和种鸡的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孵出的雏鸡生活力低下。如继发新城疫,大肠杆菌感染,则食欲不振,腹泻,体重减轻,死淘率增加。四、病理变化感染鸡毒支原体鸡,鼻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含有混浊的黏稠分泌物。气囊膜混浊、增厚,灰白色不透明,常有黄色泡沫样物或干酪样物。眶下窦有轻度炎症。自然病例多为混合感染,气管黏膜内有稀泥状渗出物。一侧或双侧性眼炎,眶下窦肿胀,积聚有大量黄白色渗出物,严重者可从窦内挤压出黄白色的干酪样硬块。如有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则鼻窦炎、眼炎、气管炎加剧,并常见有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腹膜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关节渗出性炎症,关节腔有清水、脓性分泌物,黄色干酪样物,胸部皮龙骨下囊肿。五、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可进行实验室诊断,或对种鸡和商品鸡定期检测净化。控制本病要从管理和防治两方面结合入手。首先,要在管理上精细化,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给鸡清洁的饮水和营养全面的饲料,而且要做到鸡舍温度适宜,环境卫生,通风良好,尤其是尽最大能力减小各种应激因素。第二,要从进鸡开始就要建立生物安全制度,使用优质的弱毒苗和油乳灭活苗进行预防,防治本病发生。第三,发现本病后,要及时治疗。由于近几年本病频发,药物治疗耐药性增强,所以在用药的时候最好做药敏试验,经本研究院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本病对头孢菌素,恩诺沙星,多西环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等敏感,但是使用不同厂家同一类原料做出的药敏片,敏感度不同。第四、对病情严重无治疗价值的鸡要果断挑出淘汰,以免在鸡群继续排毒传播。本院研究发现雏鸡育雏阶段开口使用恩诺沙星使用4天,23日~27日使用囊炎清配合微得美使用5天,65日龄~70日龄使用福宝连用2天,同时使用氟强+囊炎清+微得美使用5天,如有呼吸道症状,饲料里添加感毒康拌料,根据这个方案蛋鸡全程无忧。                徐志海









































白癜风可以治好么
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hnxxby/4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