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是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的总称。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体核温度):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具有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的特点。

肝脏(内脏最高温):38℃。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一)体温的形成: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

2.散热过程: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

(1)辐射(主要)

(2)传导

(3)对流

(4)蒸发

(三)体温的调节

1.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

2.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四)体温的生理变化

1.正常体温

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肛温37.5℃(99.5℉)36.5~37.7℃(97.7~99.9℉)口温37℃(98.6℉)36.3~37.2℃(97.3~99℉)腋温36.5℃(97.7℉)36~37℃(96.8~98.6℉)

2.生理变化

(1)昼夜: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波动不超过1℃。

(2)年龄: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

(3)性别: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的变化,在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温升高。

(4)肌肉活动:临床上测量体温应在病人安静状态下测量,小儿测温时应防止哭闹。

(5)药物

(6)其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的变化。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过高

1.定义

(1)体温过高:指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2)发热: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2.临床分级(以口温为例)

低热37.3~38℃(99.1~.4℉)中等热38.1~39℃(.6~.2℉)高热39.1~41℃(.4~.8℉)超高热41℃以上(.8以上℉)

3.发热过程及表现

(1)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

(2)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下降、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3)退热期:散热>产热。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4.常见热型

稽留热39~40℃,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肺炎球菌肺炎、伤寒弛张热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疟疾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

5.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2)加强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h测量一次,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

(3)补充营养和水分

(4)促进病人舒适

(5)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轻度32.1~35℃(89.8~95℉)中度30~32℃(86~89.6℉)重度<30℃(86℉)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73.4~77℉)

第二节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

脉率: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次/分。

脉律:脉搏的节律性,正常脉率跳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

脉搏的强弱

动脉壁的情况:触诊时可感觉到了动脉壁性质。正常动脉管壁光滑、柔软、富有弹性。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脉搏的评估

脉率异常

(1)心动过速:成人脉率超过次/分。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脉率约增加10次/分,儿童则增加15次/分。

(2)心动过缓:成人脉率少于60次/分。

节律异常

(1)间歇脉:每隔一个或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则前者称二联律,后者称三联律。

(2)脉搏短绌: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强弱异常

(1)洪脉:常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2)水冲脉: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窄缩性心包炎。

动脉壁异常

(二)异常脉搏的护理

休息与活动: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

加强观察

准备急救物品和急救仪器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三、脉搏的测量

常用诊脉部位: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骨后动脉、足背动脉。

第三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BP):是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一)血压的形成

血液充盈(前提)

心脏射血(基本因素)

外周阻力(基本因素)

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重要作用)

(二)影响血压的因素

每搏输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三)血压的生理变化

正常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

生理变化:

(1)年龄:幼低老高。

(2)性别:女性在更年期前,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血压升高,差别较小。

(3)昼夜和睡眠:“双峰双谷”。

(4)环境:冷升热降。

(5)体型: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6)体位:立>坐>卧。(“四定”:定时、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

(7)身体不同部位:右>左;下>上。

(8)运动

二、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血压的评估

高血压

分级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80正常高值~80~89高血压≥≥级高血压(轻度)~~级高血压(中度)~179~级高血压(重度)≥≥单纯收缩期高血压≥<90

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

脉压异常

(1)脉压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异常、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

(2)脉压减小: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末梢循环衰竭。

(二)异常血压的护理

良好环境

合理饮食

规律生活

控制情绪

坚持运动

加强监测

健康教育

按时服药

三、血压的测量

(一)直接测量法:是将溶有抗凝剂的长导管经皮插入动脉内,导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显示实时的血压数据,可连续监测动脉血压的动态变化。(直接测量法得到的血压值数值精确、可靠,但它属于一种创伤性检查,临床仅限于急危重病人、特大手术及严重休克病人的血压监测。)

(二)间接测量法:是应用血压计间接测量血压,它是根据血液通过狭窄的血管形成涡流时发出响声而设计。(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方法。)

第四节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一)呼吸过程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

气体交换

内呼吸(组织换气)

(二)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

呼吸的放射性调节

(1)肺牵张反射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3)防御性呼吸反射

呼吸的化学性调节

(三)呼吸的生理变化

正常呼吸: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节律规律,呼吸运动均匀无声且不费力。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

生理变化:

(1)年龄: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新生儿44次/分。

(2)性别:同龄女性比男性稍快。

(3)活动:剧烈活动加快,休息和睡眠减慢。

(4)情绪

(5)血压:血压升高,呼吸减慢减弱;血压降低,呼吸加快加强。

(6)其他:环境温度升高,呼吸加快加深。

二、异常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呼吸的评估

频率异常

(1)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一般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约增加3~4次/分)

(2)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

深度异常

(1)深度呼吸(库斯莫呼吸):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

(2)浅快呼吸:呼吸肌麻痹、某些肺与胸膜疾病、濒死病人。

节律异常

(1)潮式呼吸(陈-施氏呼吸)

(2)间断呼吸(毕奥呼吸)

声音异常

(1)蝉鸣样:常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等。

(2)鼾声:多见于昏迷病人。

形态异常

呼吸困难

(1)呼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凹陷)。常见于气管阻塞、气管异物、喉头水肿等。

(2)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3)混合性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肺炎、广泛性肺纤维化、大面积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等。

(二)异常呼吸的护理

提供舒适环境

加强观察

提供营养和水分

吸氧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三、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一)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技术

有效咳嗽

促进有效咳嗽的主要措施:

(1)改变病人姿势,使分泌物流入大气道内便于咳出。

(2)鼓励病人做缩唇呼吸,即鼻吸气,口缩唇呼气,以引发咳嗽反射。

(3)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增加病人活动量,有利于痰液的松动。

(4)双手稳定地按压胸壁下侧,提供一个坚实的力量,有助于咳嗽。

有效咳嗽的步骤为:

(1)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屈膝,上身前倾;

(2)双手抱膝或在胸部和膝盖上置一枕头并用两肋夹紧;

(3)深吸气后屏气3秒(有伤口者,护士应将双手压在切口的两侧);

(4)然后病人腹肌用力,两手抓紧支持物(脚和枕),用力做爆破性咳嗽,将痰液咳出。

叩击

体位引流

吸痰法:每次吸痰时间<15秒。

(二)氧气疗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hnxxby/5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