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滑液囊支原体病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Synoviae,MS)引起幼龄鸡和火鸡的一种传染病,又称鸡传染性滑膜炎(avianonfectioussynovitis),其特征是关节肿大、滑液囊及肌腱发炎和实质器官的肿大。此病在全世界都有发生,因为病程时间长,且笼养鸡不易发现,经常给养鸡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目录
.1分布危害.疾病病原.3流行病学.4临诊症状.5病理变化.6预防措施.7综合治疗一、分布危害由于本病发展缓慢,病程长,一旦在鸡群中感染,根除很困难,因此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导致饲料利用率低、生长发育迟缓、淘汰率增高、产蛋量下降等。鸡群如存在该病原时,易发生混合感染,加剧病情,死亡率增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疾病病原MS用姬姆萨染色良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在染色标本中表现为多形性球状体或球杆状,直径约0.μm,长0.4μm。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不一,有的为圆形,有的呈丝状。培养时必须加血清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培养3-7天后形成隆起、圆形、略似花格状、有中心或无中心的菌落,直径1-3mm。最适生长温度为37℃。
经鸡胚、组织培养或肉汤培养基传代后可降低其产生典型感染的能力,通过鸡胚对致病力的影响较肉汤传代为小。经卵黄囊接种18日龄鸡胚可使复制出的小鸡发生滑膜炎和气囊炎。卵黄囊接种鸡胚,6~11天后,死胚表现为胚体发育不良、全身水肿、肝坏死、脾肿大,皮肤有大量出血点、绒尿膜出血。
在适宜培养基中,MS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卫茅醇、杨苷、蕈糖。无磷酸酶活性。某些MS分离株可凝集鸡或火鸡红细胞。
抵抗力与MG相似。在PH6.9或更低时不稳定,对高于39℃的温度敏感,能耐受冰冻,但滴度下降。在卵黄中-67℃存活7年,-0℃存活年。肉汤培养在-70℃或冻干的培养物中4℃均可稳定保存数年。
MS在体外对泰乐菌素、氯霉素、林肯霉素、土霉素、壮观霉素、螺旋霉素、四环素、硫粘菌素等敏感,但对红霉素有抵抗力。
三、流行病学MS主要感染鸡、火鸡以及珍珠鸡,且以幼雏为主。鸭、鹅、鸽、日本鹌鹑、红腿鹧鸪也可感染。人工接种时野鸡、鹅、鸭、也可感染。
以直接接触经呼吸道传染和经蛋感染为主,通过吸血昆虫也可感染。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约4-80天,接触感染通常为11-1天。
四、临诊症状1周龄以上的鸡很少发病,患病最多的是9-1周龄的鸡,发病率5%-10%,死亡率一般在10%以内,严重者可高达75%左右。此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0~0天,垂直传播的一周龄内可发病,根据不同毒株的致病力,表现也不一样。病鸡鸡冠萎缩、发白,离群、喜卧,缩头闭眼,生长迟缓,羽毛粗乱,步态呈轻微的八字步,跛行,贫血,在笼内不能站立、单腿站立,出现瘫痪、有运动障碍。排绿色粪便,腹水,消瘦、精神不振。关节、爪垫、胸部龙骨周围常呈肿胀,尤以飞节和趾节为重,有时可达鸽蛋大,触之有波动感。部分鸡有呼吸道症状,呼噜、流鼻涕。病后期,关节变形,久卧不起,虽有食欲但因无法采食而极度消瘦,最后因衰竭或并发其它疾病死亡。母鸡产蛋量可下降0%-30%。
关节型
喜欢趴卧的鸡,胸部皮下龙骨部位出现大小不一的“囊肿”;第二种表现为跗关节肿胀(也有的病鸡趾关节肿胀变粗,但现阶段临床并不多见)。鸡群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鸡舍温度低,天气骤变,疫苗免疫,转群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同时霉菌、霉菌毒素诱发加重本病。
呼吸型
气管内有黏液,由于单核细胞浸润和网状细胞增多,而出现肝脾肿大,肝呈斑驳状玫瑰绿色,肾脏也可能肿胀,变白。淋巴细胞变性,可能导致胸腺和法氏囊萎缩,有时出现心包炎、心外膜炎和心内膜炎。
发病日龄提前、做完疫苗就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导致关节瘫痪
这种情况多数跟鸡群存在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有关。在鸡群正常接种使用法氏囊疫苗。鸡毒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和新城疫、传支等疾病混合感染时可加重病情,很容易互相作用导致病情加重。使用法氏囊疫苗也会使鸡群潜伏的支原体症状越发明显和严重。
五、病理变化剖检时:发病早期大多数在关节、腱鞘呈明显的肿胀,有一种粘稠的、乳酪色至灰白色渗出物存在。病程长者渗出物呈干酪样,伴有细菌感染。被感染关节表面常为黄色或桔红色,特征性渗出物量以跗关节、翼关节或足垫较多,关节膜增厚,关节肿大突出。
胸部有囊肿。病初呈浅黄色组织增生物,病程长的鸡囊肿较大,可达cm×4cm,切开内有黄色或褐色分泌物。产蛋鸡卵泡、输卵管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肝脏、脾脏略肿大,且质地变硬。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关节,尤其是趾关节和跗关节的关节腔和腱鞘中可见异嗜白细胞和纤维素浸润。滑液囊膜因绒毛形成、滑膜下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结节性浸润增生。
血液学检查:红细胞总数及血红素量减少,有异形及异染红细胞出现。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减少,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
六、预防措施
1、选好鸡苗
本病主要经种蛋垂直传播,建议各养殖户选择信誉、口碑、质量较好的孵化场拿取鸡苗:对种蛋进行了严格的消毒程序,有着完整的生产体系和消毒措施,来保证孵化出高品质的雏鸡,以减少各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各养殖场户在雏鸡或育成鸡时,应详细了解种鸡的饲养及疾病情况。
、加强管理,做好消毒
要切记:“通风换气是个宝,任何药物替不了”,通风不良乃百病之源。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良好通风,是防治滑膜囊支原体的前提。饲养密度要合理,温度要适宜,勤出粪,避免鸡舍内氨气、硫化氢超标,给鸡群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3、选好疫苗
鸡群免疫支原体疫苗只能保护部分鸡群免受感染,不能完全防止鸡群发病。对于高发地区、高发鸡场的鸡群可以免疫疫苗,减少滑液囊对鸡群的危害。在选择活苗时,选用标有SPF的疫苗,防止引入外来病原。
4、全进全出
规模化鸡场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做好鸡场空栏期的消毒工作,空栏期时间至少达到两周,以减少批次之间的滑液囊的传播。
七、综合治疗
1、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鸡群对滑液囊敏感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发病严重鸡场和规模化蛋鸡场进行药敏检测,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使用泰万菌素、强力霉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易反复。是因为这些都是一些单方西药大多含量不足,而且鸡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反复发生。
3、传染性滑液囊支原体为高度传染性疾病,发病初期大群无明显症状,不死鸡,不瘫痪容易忽视腿部关节的病变,等到出现死鸡了治疗起来就会增加难度并且损失较大,所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最关键,同时注意隔离和消毒。因发病初期与鸡的葡萄球菌病症状相似所以在临床上应注意鉴别诊断
4、在同一鸡场连续使用同一药物,容易产生抗药性。本病应选用敏感药物,并通过联合、交替用药,以提高药效,缩短病程
5、由于本病可垂直、水平传播,所以对刚出壳的雏鸡,应早期使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章系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对本文内容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不做保证与承诺,请读者仅做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