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丨ST段抬高,竟然是这个原因

提到ST段抬高,我们会首先想到急性心梗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实际上,除了急性心梗外,还有很多疾病也可能导致ST段抬高,例如胃肠胀气,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确实如此。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病例报告子刊》(JACC:CASEREPORTS)即报道了这样一则病例。患者因转移性霍奇金淋巴瘤住院治疗期间,接受镇静治疗时ST段突然抬高,伴有胃肠胀气,轻触腹部即可缓解ST段抬高。一起来看看具体诊治情况吧。

1

病情简介患者,男性,41岁,以“下肢浮肿、疲劳和呼吸急促3周”就诊,就诊时面色苍白,直肠检查时有黑便。无明显既往病史。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复苏和紧急内镜检查,结果提示多发性胃溃疡。进一步检查提示转移性淋巴瘤相关的弥漫性淋巴结病,病理活检结果提示霍奇金淋巴瘤。住院过程中,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及脓毒性休克,需进行临时血液透析,使用去甲肾上腺素18mg/min治疗。后来患者在连续输注异丙酚和芬太尼时,心电图突然出现ST段抬高。体格检查发现腹胀明显,心脏听诊无杂音,血压/57mmHg,心率次/分,呼吸频率23次/分,机械通气氧饱和度99%。

2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前导联有明显的ST段抬高,伴T波深倒置,下壁导联J点压低,QT间期明显延长(图1)。计算机自动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遂进行相关检查。

图1.ST段抬高时的心电图。

生化检查得出,肌钙蛋白T水平0.01ng/ml,血钾4.3mEq/L,血钙7.6mg/dl,阴离子间隙12mEq/L,血红蛋白10.1g/dl,红细胞压积29.4%。

动脉血气分析示pH值7.40,碳酸氢盐21mmol/L,乳酸水平3.1mmol/L。

床旁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为60%~65%,无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心包积液迹象。但是在将超声探头放置在上腹部区域时,远程心电图上ST段抬高突然消失,而超声检查中并未有明显的腹部压迫。这种变化在连续的12导联心电图中得到印证,即轻触腹部可立即缓解ST段抬高现象(图2、图3)。

图2.腹部触诊时12导联心电图。

图3.没有腹部触诊情况下的12导联心电图变化。

腹部X影像证实存在明显的胃胀气以及肠梗阻(图4)。

图4.腹部X影像显示胃胀气伴肠梗阻。

3

治疗

为患者置入胃管进行胃减压,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消失(图5)。冠脉造影推迟进行。在后续住院过程中,患者没有再出现ST段异常改变或心功能不全的迹象,但患者仍处于危重状态,伴有新发癫痫发作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部磁共振成像证实,脑膜强化与霍奇金淋巴瘤转移扩散有关。

图5.胃肠减压后心电图变化。

因患者预后极差,与家属讨论后采取舒适护理,不久后患者去世。

4

致ST段抬高的其他原因

在遇到心电图ST段抬高的非典型性病例时,彻底的检查和病史收集至关重要,因为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心电图改变。导致ST段抬高的一些非心脏原因包括胃肠胀气、胰腺炎、胆囊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颅内出血等。

图6.ST段抬高的其他原因、胃肠胀气致ST段抬高的可能机制。

目前尚不清楚胃肠胀气“模拟”STEMI心电图的确切机制,但提出了多种假说,包括心脏移位、内脏-心脏反射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应激性心肌病、心包炎、胃肠胀气引起心脏直接刺激或压迫作用。

既往报道的胃肠胀气致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的病例中,冠脉造影并未显示冠状动脉阻塞的证据,且在所有报道病例中,随着基础胃肠问题的处理和解决,病情均有改善。本例患者经过腹部触诊即可缓解ST段抬高现象,这也是迄今第一次报道。作者认为,胃肠胀气会直接对心脏产生压迫作用,对腹部适度施加压力可减轻或改变这种作用。

急性胃肠胀气是导致ST段抬高的罕见但明确的原因,将这种表现与STEMI区分开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治疗和有创介入操作,如心脏导管术等。

参考文献JamesZhang,HussainBasrawala,SumitPatel,etal.GastrointestinalDistentionMasqueradingas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JAmCollCardiolCaseRep.;2(4):-.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mxxby/5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