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鸡支原体病又称慢性呼吸道病,是鸡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上呼吸道及窦黏膜出现炎症,造成头部肿胀,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液、喷嚏、喘气,母鸡产蛋率下降等。
本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鹌鹑、孔雀、雉鸡、鹦鹉等也可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寒冷季节多发。各种年龄都可感染,1--2月龄鸡最易感,感染率为20%--70%,若无其他病原继发感染,多呈慢性经过,死亡率低,有并发感染时,死亡率可达30%。
本病的传播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尤其垂直传播可造成循环传染。应激因素如气雾免疫、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维生素A缺乏等,可继发本病,造成大规模的发病。
2.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各种龄期的鸡均可感染,以4~8周龄仔鸡最易感,症状明显,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鸡只感染本病原后,带菌时间很长。
本病多与鸡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等混合感染。
幼龄仔鸡发病症状明显,早期出现咳嗽、流鼻涕、打喷嚏、气喘、呼吸道啰音等,后期若发生副鼻窦炎和眶下窦炎时,可见眼睑部乃至整个颜面部肿胀,部分病鸡眼睛流泪,有泡沫样的液体,后期,鼻腔和眶下窦中蓄积渗出物,引起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发硬,分泌物覆盖整个眼睛,造成失明。滑液囊感染支原体时,关节肿大,跛行甚至瘫痪。
成年鸡症状与幼仔鸡基本相似,但较缓和,症状不明显,产蛋鸡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新孵出的雏鸡活力下降。
本病与大肠杆菌、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感染而出现较为严重的病变,鼻液增加,堵塞鼻孔,气囊炎、易发生肝周炎和心包炎,死亡率增加。
本病呈慢性经过,病程可长达1月以上,一旦感染很难净化。
3.病理剖检变化
本病最明显表现在纤维素性气囊炎、气囊混浊、壁增厚,上有黄色泡沫状液体,病程久者可见囊壁上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鼻道、眶下窦黏膜水肿、充血、肥厚或出血。窦腔内充满黏液或干酪样渗出物。关节肿大者,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发炎,内有泡沫样光滑黏液或干酪物。
本病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而出现较为严重的病变,如局灶性支气管肺炎,肝周炎和心包炎。
4.防治
4.1预防
加强兽医卫生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不从污染本病的鸡场进鸡,随时剔除有临床症状的病鸡。避免饲养密度过大、潮湿寒冷,氨气刺激等不良条件。
扑灭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全群淘汰,采用“全进全出”饲养制度,鸡舍空闲20~30天,以重新建立健康鸡群。带鸡消毒,用0.25%过氧乙酸或链霉素水溶液、百毒杀等每周喷洒1~2次,也可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4.2治疗
抗生素对对临床症状轻微的病鸡有一定疗效,合理用药可减少损失。用支原净、北里霉素、泰乐菌素、阿奇霉素等药物拌料或饮水进行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