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逐渐恢复正常,道路车流不息,大家又可以出门散步、逛街、吃饭,除了不敢摘下口罩外,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来的模样。
图片来源
李厉在防城港恢复烟火气的同时,在感谢一线人员付出的同时,我们却想提醒大家:有一件事,我们不能忘!
要记得,这次疫情肆虐,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生命威胁,生活彻底被打乱;也要记得,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跟滥食野生动物脱不了关系!
很多野生动物是病毒的中间宿主,会向人类传播病毒,我们绝不能再为了猎奇或一时的舌尖享受,去破坏生态平衡,滥食野生动物!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从我做起!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网页截图来源
全国人大网这一次国家动真格的了!从法律上禁止任何人触碰野生动物这个“病毒开关”!这份《决定》是我们用沉重的代价换来的!人类传染病病毒七成来自野生动物,病从口入,是早已被验证的事实。
穿山甲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
可损伤肠胃并引发
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
研究显示穿山甲或是
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全身携带多种病毒
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
狂犬病毒、尼帕病毒等
但真正可怕的不是蝙蝠,而是人心
果子狸被普遍认为是
SARS病毒的中间宿主
其体内携带多种寄生虫
包括旋毛虫、斯氏狸殖吸虫等
可损伤肺部及中枢神经
研究显示土拨鼠是鼠疫病菌的
主要传染源还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
野生刺猬携带大量体内寄生虫
包括裂头蚴、芽囊原虫等
会严重损伤眼睛、皮下组织、大脑等器官
体外还携带多种蜱虫
可传播回归热、Q热等疾病
浣熊是狂犬病病毒携带者之一
体内还携带众多寄生虫
包括蛔虫、钩虫、浣熊贝蛔虫等
可造成肠胃等脏器严重损伤
“这年头,运输工具也要吃吗?”
研究表明MERS病毒
可能是骆驼传染给人类
此外一种引起人类普通感冒的
冠状病毒同样源自骆驼
由于分布范围广泛
蛇类常遭捕杀用以烹饪和入药
但其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
包括舌形虫、曼氏迭宫绦虫、隐孢子虫等
可致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等
过去几十年,无论是食用野生动物,还是侵蚀野生动物的生存领地,人类都为此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于吃野味的动机,广东省林业局做过这样的调查:
炫富、猎奇、弥补“养分”。
物以稀为贵,吃野味的人总认为家养的不如野生的,野生的不如稀有的,稀有的不如濒危的。
其实,野生动物因为长期在野外生存,肌肉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口感并不如家禽,甚至可以说难以下咽。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素的含量方面,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没有明显区别。
当然还有很多人,吃的不是野味,而是“面子”。再难以下咽也要咽,因为那些被认为是值得炫耀的资本与地位的象征。
正是因为这一小撮人的陋习,“野味”市场才有了生存空间。
如果以上都是主观原因的话,那现行法律的短板,客观上给了野味市场生存空间:
《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如蝙蝠、果子狸等约0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未被列入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范围,它们便“合法”地成为一些食客餐桌上的“野味”。
这次出台的《决定》就是弥补上述法律的不足!
不仅明确规定了什么不能吃:
法律明确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如野猪、梅花鹿,花鼠、仓鼠、麝鼠等驯养野生动物;
所有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
还规定了什么能吃:
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
比较常见的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鸡、鸭、鹅等);
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包括猪、鸡、鸭、鹅、牛、马、驼、羊等);
人工养殖利用时间长、技术成熟,人民群众已广泛接受,所形成的产值、从业人员具有一定规模,有些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兔、鸽等)
△据新华日报报道,不能吃而目前又正在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的驯养繁殖陆生野生动物大致有54种(最终以有关部门公布的名录为准)
就算是自己捕抓的野生动物,没有进入市场交易,如果被发现并且说明不了来源,依然会受到处罚。
此外,考虑到《决定》确实会对一些山区、偏远地区的养殖户影响较大,有些地方可能将其作为精准扶贫的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地方政府加强引导,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协助转型或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科研、制药、展示的目的,经过严格审批,还是可以人工繁育,其他都禁止。
其实只要记住一句话,所有陆生野生动物都不能食用,人工养的也不行,但家畜家禽类除外。
《决定》还规定,严厉惩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对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对违法经营场所和违法经营者,依法予以取缔或者查封、关闭。
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一些人因为无知和私欲,无视生态平衡和法律红线,偷尝“野味”的他们,最终必将尝一尝法律严惩的“滋味”。
该为吃野味划上休止符了!
从17年前的非典到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
野生动物保护关系到国家公共安全,
也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危。
放野生动物一条生路,给自己留一条活路。
敬畏自然,从我做起,
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内容来源:法治日报、雅声传媒,网络等,图源见标注
▍综合整理:掌上防城港工作室▍法律顾问:广西精一律师事务所
▍爆料投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