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备考交流群:
1.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其症状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肿、腹胀、少尿、肝区胀痛等为特征。
2.右心衰竭体征——(1)水肿:早期在身体的下垂部位出现凹陷性水肿。(2)颈静脉怒张和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3)肝大和肝压痛。(4)发绀。
3.左心衰竭的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4.左心衰竭症状——(1)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典型的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晚期出现端坐呼吸。(2)咳嗽、咯血:痰液特点为白色泡沫样。发生急性肺水肿,则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5.洋地黄类毒性反应——(1)胃肠道表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2)神经系统表现:视力模糊、黄视绿视、头晕、头痛等。(3)心血管系统表现:室早二联律。
6.心力衰竭病人如何休息与活动:根据病人心功能分级决定活动量,尽量保证病人体力和精神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
7.急性心力衰竭吸氧高流量(6~8L/min),乙醇湿化(乙醇浓度20%~30%)。
8.急性心力衰竭静脉输液时需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20~30滴。
9.心力衰竭患者脉搏<60次/min,暂停用洋地黄。
10.急性心肌梗死24h内不宜使用洋地黄。
11.心力衰竭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少于5g。
12.急性心力衰竭病人体位两腿下垂坐位或半卧位,以减少静脉回流。
13.房性期前收缩——P波提早出现,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问期大于0.12秒,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QRS波群相同,期前收缩后有不完全代偿间歇。
14.室性期前缩常选用利多卡因、美西律、胺碘酮等。
15.心房颤动急性期应首选电复律治疗。
16.发生室颤应立即作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17.窦性心动过速心率~次/min。
18.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小于60次/min。
19.期前收缩>5个/分称频发性期前收缩。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二联律;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
20.电复律后病人应绝对卧床24h。
21.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病人应卧床3~5天,6周内限制体力劳动。
22.1岁以内的婴儿收缩压80mmHg(10.67kPa),2岁以后小儿收缩压=(年龄×2+80)
mmHg或(年龄×0.27+10.67)kPa公式计算,小儿的舒张压=收缩压×2/3。
23.先天性心脏病人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常见法洛四联症。
24.法洛四联症法是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以肺动脉狭窄为重要畸形。
25.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服用洋地黄药物前数脉搏1分钟,如脉搏数过低应停药并通知医生。
26.胚胎发育2~8周为心脏形成的关键期。
27.新生儿和<2岁婴幼儿的心脏多呈横位,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侧,7岁以后心尖搏动逐渐移到锁骨中线内0.5~1cm。
28.房间隔缺损外科治疗年龄一般在3~5岁。
29.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结扎的年龄一般是1~6岁。
30.法洛氏四联症手术年龄以5~9岁为宜。
31.新生儿时期心率为~次/min,1岁以内为~次/min,2~3岁为~次/min,4~7岁为80~次/min,8~14岁为70~90次/min。
32.高血压主要受累的靶器官是脑、心、肾、眼底血管损伤,并出现相应表现。
33.高血压危象的主要表现有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
34.原发性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脑出血。
35.高血压危象治疗首选硝普钠。
36.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应半卧位,避免活动、安定情绪、遵医嘱给予镇静剂,血压增高时遵医嘱静点硝普钠治疗。
37.发生心力衰竭时给予吸氧4~6L,有急性肺水肿时可给予35%乙醇湿化吸氧,6~8L/min。
38.限制钠盐摄入<6g/d,可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
39.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
40.治疗心绞痛最有效的药物是硝酸酯类药物。
41.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心前区疼痛。
4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心律失常。
43.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44.急性心梗病人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疼痛。
45.心肌梗死血清心肌酶测定,出现最早、恢复最早的酶是肌酸磷酸激酶。
46.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最主要的致病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47.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受累的是二尖瓣。
48.二尖瓣狭窄最常出现的早期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
49.二尖瓣狭窄病人最常出现咯血的原因是肺静脉曲张出血。
50.诊断二尖瓣狭窄最可靠的方法超声心动图。
51.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52.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53.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房颤。
54.风湿性心瓣膜病引起的栓塞最常见的是脑动脉栓塞。
55.风湿性心瓣膜病最根本的治疗是手术。
56.预防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最根本措施是积极防治链球菌感染。
57.最常引起急性肺水肿的风湿性心瓣膜病类型是二尖瓣狭窄。
58.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
59.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
60.感染性心内膜炎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血培养。
61.对于未开始治疗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应在第一日每间隔1h采血1次,共3次。已用过抗生素病人,应停药2~7d后采血。
62.诊断心包积液最迅速的方法是超声心动图。
63.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
64.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结核性心包炎。
65.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弹力绷带维持2周方可拆除。
66.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若未开放止血带,止血带下方静脉在30s内充盈,则表示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67.肢体抬高70°~80°,持续60s,若出现麻木、疼痛、苍白则为肢体抬高试验阳性。
68.诊断下肢静脉曲张最可靠的方法是下肢静脉造影。
69.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
70.确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法是血管造影。
71.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
72.判断心脏骤停的时间在15s内。
73.心肺复苏的首要措施是开放气道,清除病人口鼻咽腔异物。
74.胸外心脏按压法——(1)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2)按压频率为:次/分。(3)成人按压深度为:4~5cm。(4)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均为:30:2。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年实践技能考试注意事项
考试进行中,这份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万能答题公式请收下!
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介绍
手把手教你辩证与辨病,拿下中医病案分析40分!
乡村全科实践技能考试全部的扣分点都在这里了!
版权声明: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医考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