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表现为每年冬春的季节性流行和高发,北方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高发季节,南方一般呈现每年1-2月和6-8月的双流行周期。流感病毒被分为甲、乙、丙、丁四型,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临床上意义更大。流感常见临床症状为:急起高热,常达39℃以上;全身疼痛;显著乏力;轻度呼吸道症状;有些会出现腹泻或呕吐、眼睛发红等,常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心包炎等并发症。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确诊实验的金标准是病毒分离培养法,但该方法对实验室及操作人员要求极高,一般医疗结构均无法开展,且周期较长需要一周左右。按照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版)》流感病原学诊断要点: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是出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并排除其他引起相关症状的疾病。以此为依据,市九院理化实验室开展了“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项目。
(理化人员检测)
该方法的主要原理为:利用分别能够特异性识别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乙型流感病毒核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层析法检测流感病毒核蛋白。该方法是快速定性检测实验,仅需15分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采样方法为咽拭子采样,对采集者有两点关键点需要注意:
1.必须采集咽后壁部位!如果采样部位较浅,有可能出现阳性阴性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2.样品采集后须立即送检,最多不超过15分钟!
(医生取样)
目前,该项目在市九院已正式开展,在已检测的60例疑似流感患者中,阳性率达50%以上,受到了临床医师的肯定,可以为流感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甲流阳性结果显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