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理科李莉、段雪晶等报告了这样一则病例。
患者女性,57岁,近因“间断性胸闷、气促,伴全身水肿10个月”入院。患者20年前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并行放射治疗(剂量不详)。
入院时,患者常规血液学、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双侧胸腔及腹腔积液,左肺尖斑片影,右肺中叶及双肺下叶磨玻璃、索条状影,纵隔淋巴结增大,左侧胸膜增厚;心血管表现为心包腔内有纤维素沉着可能,二尖瓣少中量反流,三尖瓣中大量反流。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多发钙化斑块。
但入院后1个月以来,症状加重,药物治疗无效,最终经讨论行心脏移植术。移植后患者一般状态良好,出院。
心脏病理学观察如下图所示。
图1受体心脏病理学检查所见
李莉、段雪晶等指出,结合患者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患者为放射性心肌损伤致心肌纤维化及急性心包炎。
放疗可显著降低乳腺癌局部复发率,且使总生存率提高,但也对机体可能产生心脏毒性、放射性肺炎等影响。
从形态表现推测,放射线损害使患者机体处于高敏状态,当机体受到一些外界刺激,均可引起迟发性心包炎,而且本例患者还存在胸腔积液,但血液及生化检查并没有见到结核等感染征象,故推测患者患者心衰可能与迟发性心包炎有关。
此外,本例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心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多位于心外膜侧或心内膜侧,未见累及心肌全层。表明本例的心肌纤维化与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有所不同,也与心肌缺血损伤无明确相关。
冠状动脉仅前降支可见中膜纤维化,但未见狭窄。冠状动脉的这种改变,一方面是说明放疗对冠状动脉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间接排除了因冠状动脉引起的心肌缺血而导致的心肌纤维化。
本例左心室的侧壁、室间隔和右心室前壁纤维化最为明显,冠状动脉中膜的纤维化也仅位于前降支,这些部位均位于心脏前方,这说明放疗对于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与射线照射的位置有关。
李莉、段雪晶等指出,与放疗相关的器官改变是渐进性的,提示在临床工作中需选择合适放疗剂量,尽量减少因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来源:段雪晶,李莉,王红月,等.放射性心肌损伤致心肌纤维化及急性心包炎一例.中国循环杂志,,3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长按图片,显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