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已开始侵袭华中东北,这些

养殖宝:养殖一站式服务平台

作者

瑞普生物韩明宝老师

图片

网络

编辑

养殖宝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从年在我国广州发现本病以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很严重且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本病发生相比减少很多,但这段时间在华中、东北等地区发病严重,给当地养殖者带来损失。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危害

直接危害:感染鸡群的鸡只死亡、增重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造成严重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危害: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抑制疫苗免疫抗体产生、增加了患病鸡对于其他病原的易感性、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特点

1、法氏囊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鸡群一旦发病,很快波及全群或全场;若没有继发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几乎没有明显的死亡高峰现象。

2、近几年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3、法氏囊病是高度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且病毒有高度的耐受性,能长期存在于鸡舍的环境中,不易清除。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临床诊断

1、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临床和剖检症状在大部分地区不典型,个别地区症状较典型,并且混合感染较多;

2、通常表现为多数连续几天采食量不升,有的还稍有下降;

3、鸡只精神不好,排黄白色稀粪;

排黄白色稀粪

4、剖检多数表现法氏囊有的轻微黄色冻胶样水肿;有的外无黄色冻胶样水肿,只在法氏囊内有粘液,且黏膜有出血点;

5、肝脏表面带黄色条纹,边缘常表现坏死变化呈土黄色;

肝脏土黄色

6、肾脏肿大出血,有尿酸盐沉积;

肾脏肿大出血

7、个别在腿肌和胸肌有出血斑;有的发生气囊炎、肝周炎发生。

翅膀关节处发紫,淤血出血

四、防控措施

单纯依靠疫苗免疫不能有效防止纯然性法氏囊病,务必进行综合防控,如选择正确的疫苗、正确的免疫时机,以及强化生物安全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系统的饲养制度

注意生物安全措施,育雏前期不要随意让人进入鸡场,避免通过人员的服装把病毒带入鸡舍;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尽可能给鸡群创造适宜的小环境,减少应激。

2、加强消毒工作

针对法氏囊病对于自然环境高强度耐受性,如果不采取严格、彻底清洗消毒,鸡舍内大量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比疫苗毒株更能突破母源抗体,引起法氏囊病,所以一定要注意对于鸡场环境的消毒,具体步骤如下:

对于鸡舍彻底清扫,且要用泡沫清洗剂(倍立清)进行清洗,从而尽可能保证清洗干净;

清洗干净后要先用3-5%的热火碱消毒地面和墙壁(避免喷到铁制设备上);

相隔一天后在用碘制剂(卤族元素)进行鸡舍的喷雾消毒,然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小时以上;

最后在鸡舍升温后进鸡前2天再用消毒药(新欧福)喷雾消毒一次。

3、加强种鸡的免疫及种蛋消毒

免疫接种是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主要方法,特别是种鸡群的免疫,将其母源抗体传给子代使雏鸡免受法氏囊病病毒的早期感染。

所以在种鸡18-22周龄和40-45周龄用品质优秀的法氏囊灭活疫苗(信法康)各免疫一次;

在种鸡强制换羽时也要注射一次法氏囊灭活疫苗,从而保证商品代肉鸡的高母源抗体;

同时加强种蛋的消毒,减少病原的侵入。

4、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病毒的侵入

在疫苗产生有效抗体保护前(15-25日),使用黄芪多糖(康立能)+转移因子(泛易平)进行预防。

5、合理的商品肉鸡免疫程序

若采用B87株、MB株、株等疫苗都不能有效的保护时,可以采用在免疫冻干苗的同时注射新法二联油苗(信法康),提高商品肉鸡对于高发地区法氏囊病的保护率;

而且在免疫前后饮水添加提高机体免疫力药物——转移因子3-5天,既能降低免疫应激、又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6、药物治疗

若发生法氏囊病不严重,且死亡不高时,可以添加黄芪多糖等抗病毒药物进行饮水治疗,晚上饮水投服保肝护肾类(肝肾宝),降低疾病对于肝肾的损伤。

若死淘偏高,但没有继发感染时,可以在发病早期紧急注射法氏囊精制卵黄抗体,抗体中可以适当添加硫酸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头孢噻呋钠等抗生素,减少细菌的继发感染。

若死亡偏高,而且有心包炎等其他病继发时除了注射优质抗体外,还要选择优秀的抗生素(氟苯尼考、林可大观霉素)并配合瑞沃新感康(清瘟解毒口服液)或双黄连口服液(黄金康)进行治疗。

同时及时采集发病鸡病料,进行病毒鉴定分型,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五、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原因

1、传染性法氏囊病不同毒株及不同类型的疫苗有差异

在我国常用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有B87株、MB株、株、V株等,不同的疫苗毒之间存在差异,保护能力也有差异。

弱毒苗: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存在水平或垂直传播的可能;尤其是弱毒株毒力返强,造成疫病暴发的现象时有发生。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弱毒疫苗的早期使用效果不良,且对IBDV超强毒株的交叉保护作用能力也不强。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安全,但通过表达的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VP2蛋白与全病毒相比免疫原性低且对细胞免疫效果欠佳。

2、免疫后的鸡群对强毒攻击的抵抗力较弱

一些地区法氏囊野毒污染严重,鸡舍被传染性法氏囊强毒污染,中毒力冻干苗不能抵抗强毒的侵扰。

有科研人员实验表明,传染性法氏囊炎野毒株的毒力差异很大。致病性最强的GX8/99引起SPF鸡引起70-92%的死亡率,但是人工接种YN2/99株的SPF鸡的死亡率几乎为零。其余毒株对SPF鸡的致死率则介于6-77%之间,各毒株血清型之间存在着抗原性和致病性差异。

当选用疫苗与所侵袭的病毒的基因型不符时,或侵袭病毒毒力较强时,免疫后的鸡只同样存在感染风险。

3、免疫时机不当造成免疫抑制

国内普遍使用毒力偏强法氏囊冻干苗,同时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越来越早,对法氏囊造成损害,造成免疫抑制,同时疫苗免疫不当、疫苗间相互干扰;或者是存在其他免疫抑制病。

4、种鸡免疫程序不当

部分父母代鸡场在40周龄左右不进行法氏囊灭活疫苗免疫,有的父母代种鸡场在强制换羽后也不进行法氏囊病疫苗免疫,这种情况下母源抗体水平逐渐消退,或不整齐,甚至商品代几乎没有母源抗体防疫,出现免疫空档期。

5、雏鸡母源抗体参差不齐

部分企业用不同日龄、不同种鸡场提供种蛋进行孵化,不同种鸡由于法氏囊病免疫时间不同、程序不同等因素,不同群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也不尽相同,有可能会造成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参差不齐。

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危害严重,需要我们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选择合理免疫程序,制定正确的防控方案,应对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炎带来的危害。

养殖宝平台

le

养殖一站式服务平台

点开阅读原文,更多学习资料。

赞赏

长按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
百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dbxxby/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