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258例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例临床观察

泌尿系统结石按中医辩证属“石淋”、“血淋”、“腰痛”范畴,近年运用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例中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选择年1月——年6月,医院B型超声波、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检查已诊断为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并且结石12mm者。年龄段为38-73岁;男性人,女性86人;其中单侧肾结石例(有67例为两个以上结石),双侧肾结石(有43例为两个以上结石)68例,输尿管结石19例、膀胱结石17例、尿道结石18例;结石10mm者例,结石10-12mm者89例。   

1.2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辩证施治。

  

1.2.1气滞血瘀型:

症见腰部作胀、疼痛,少腹刺痛,尿中夹血块或尿色暗红,排尿不畅,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治则:化瘀通络,通淋排石。用药:少腹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小茴香10g,干姜5g,延胡索10g,没药6g,川芎10g,当归6g,官桂6g,赤芍6g,蒲黄9g,五灵脂(炒)6g,金钱草15g,海金沙12g、川牛膝12g。血瘀明显者加桃仁(连皮带尖生用)10g、三棱15g、莪术15g、穿山甲9g;气滞明显者加青皮9g;热重排尿不畅者加车前子10g;气逆者加厚朴10g。   

1.2.2阴虚湿热型:

证见头晕,耳鸣,心烦,咽燥,腰酸膝软,尿短黄而不畅,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则:滋阴、补肾、降火、通淋排石。用药:左归丸加减。药物组成:熟地15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10g、菟丝子10g、鹿角胶10g,龟板胶10g,川牛膝10g,金钱草15g,海金沙12g,鸡内金10g,甘草10g。   

1.2.3下焦湿热:

证见腰腹疼痛,小便涩痛,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排尿时刺痛难忍,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或数。治则:清热利湿排石。用药:石韦散加减。药物组成:石韦12g,瞿麦10g,木通6g,车前子12g,滑石10g,灯心12g,甘草4g,生大黄10g,栀子10g,金钱草12g,海金沙12g,鸡内金10g。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0g,血尿明显者加茅根20g、鲜生地20g。   

1.2.4肾气亏虚:

证见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神倦乏力,甚或颜面虚浮,畏寒肢冷,舌体淡胖,脉沉细无力。治则:补益肾气、通淋排石。用药: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各10g,附子5g,肉桂6g,薏仁15g,牛膝10g,金钱草、海金沙各12g、路路通15g、鸡内金10g。阳虚者加黄芪15g。   

1.3药物用法:

每剂药加水至ml,文火煎30min,取汁ml,二煎加水ml,煎30min,取汁ml。两次所取汁药混合,分为两份,每份ml,早晚各一次,10d为1疗程。 

 

1.4治疗注意事项:

一是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0ml以上,在夜间、睡前或睡眠中起床排尿后都要饮水,使尿量保持在每日0ml以上。二是根据结石成分或血、尿有关成分的分析,调整摄入,饮食总原则倾为低动物蛋白、高维生素的素食。如对结石合并痛风者忌食动物内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不超过90g为宜。少食菠菜、香菇、菜花等含草酸多的食物,多进食水果。碱化尿液,使尿液PH值保持在6.2-6.5的范围内。高钙尿性结石用低钙食物作为预防和治疗方法。三是发生肾绞痛时,肌肉注射止痛药,并及时行肾区局部热敷。四是输尿管结石服药后多作跳跃活动。五是膀胱结石患者鼓励其憋尿后再用力排尿。六是肾结石患者常可做肾区拍打动作。   

1.5疗效观察:

每疗程结束后进行一次B超检查,痊愈者不再用药,未愈者进入下个疗程。治疗期间嘱病人注意收集尿液观察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结石排出。

  

2结果 

 

服药一个疗程内排石病例为例,其中结石10mm者例,结石10-12mm者12例,经B超诊断为痊愈者89例,全部为结石10mm者。有效率为57.8%,治愈率为34.5%。 

服药两个疗程内排石或结石缩小病例为例,其中结石10mm者例,结石10-12mm者53例。经B超诊断为痊愈者例,其中结石10mm者例,结石10-12mm者32例。有效率为85.7%,治愈率为53.9%。   

服药三个疗程内排石或结石缩小病例为例,其中结石10mm者例,结石10-12mm者73例。经B超诊断为痊愈者例,其中结石10mm者例,结石10-12mm者18例。有效率为93.8%,治愈率为68.6%。   

例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三个疗程治愈人数为例,总治愈率为68.6%。其中单侧肾结石例,治愈率77.9%;双侧肾结石23例,治愈率33.8%;输尿管结石16例,治愈率84.2%;膀胱结石15例,治愈率88.2%;尿道结石17例,治愈率94.4%。有效例,有效率为93.8%。无效16例,无效6.2%。 

 

3讨论   

3.1泌尿系统结石在中医学中属“砂淋”“石淋”“血淋“及腰痛的范畴。其病因病机《丹溪心法》曰:“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中藏经》云:“虚伤真气,邪热渐深,又如水煮盐,火大水少,盐渐成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医学文献对泌尿系统结石在病因、病机方面已有详细描述,结石的主要病机是湿热之邪蕴结下焦,煎熬尿浊杂质,结为砂石,停阻于肾系。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将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归为“砂淋”“石淋”“血淋“及“腰痛”,根据中医“同病异治”理论,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排石,在此基础上按中医辩证分别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温肾壮阳,滋补肾阴等。 

 

3.2药物应用上:金钱草、海金砂、石苇、瞿麦清热利水通淋,善泻湿热,并尤善化坚排石,鸡内金溶石排石为治疗结石的要药。车前子、车前草、滑石、木通、萹蓄等也有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常为辅药。根据病症分别用桃仁、三棱、莪术、穿山甲活血化瘀,用牛膝引导下行,用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补益肾气,用茅根、鲜生地凉血止血,辅以清热利湿,用附子、肉桂、黄芪、温补肾阳。   

3.3本次治疗结果表明:结石10mm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有89例得到了治愈者;经过二个疗程的治疗,有例治愈;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有例得到了治愈,总治愈率高达94.1%。结石大小在10-12mm的89例患者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只有18例治愈,治愈率仅为20.2%。经卡方检验两种大小不同的结石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结石10mm的治疗效果。   

在各种结石中,尿道结石治愈率94.4%最高,膀胱结石治愈率88.2%次之,输尿管结石位于第三位,治愈率为84.2%;肾结石治愈相对较差,治愈为率63.2%(/)(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   

3.4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方法是结石5mm者采用多饮水等待排石方法治疗;结石5mm者采用体外碎石、内腔镜下取石术等手术治疗。小结石多饮水等待排石治疗方法常常是收效甚微,并由此进一步发展为大结石。而对超过5mm的结石西医无论哪种方法,对人体都产生一定的损害,相比之下,采取中医中药方法治疗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小结石的治疗,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最安全最有效。   

4结论   

中医药对治疗结石1.0cm的泌尿系统结石有突出的疗效,并且治疗时间短安全,可做为治疗泌尿系统小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来源:陆瘦燕:“烧山火”、“透天凉”的奥秘

“烧山火”、“透天凉”的研究

1.文献研究

陆氏将这二种复式手法,从源到流,从理论到操作,作了深入而精辟的讨论,认为其出处就现存资料而论,以明代徐凤著《针灸大全》中的《金针赋》为最早,并将这两种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作了考究:

"烧山火”手法:先进至天部,紧按慢提九次,次进至人部,紧按慢提九次,再进至地部,紧按慢提九次,然后从地部一次退至天部。这样分三部进针,一部退针(三进一退)称为1度。反复操作3度,倘有热感,出针揉闭其穴,如无热感可反复再施,或留针待热至。

"透天凉”手法:进针直达地部,紧提慢按六次,退至人部,紧提慢按六次,再退至天部,紧提慢按六次,这样一部进针,分三部退针(一进三退)称为1度。反复操作3度,如有凉感,即可出针,并摇大其穴,如无凉感,可反复再施,或留针待凉感产生。陆氏以自已的体会,提出手法成败的主要关键在于:①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次分明,提插均匀。②刺激须适度。③施术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④须嘱病者留意针感,以免忽略轻微的感应,但不要暗示。⑤如果3度施术目的未达到时,结合10~15分钟的留针,往往可以提高疗效。据陆氏的经验,热感往往在酸胀感的基础上产生;凉感则多产生于沉重感的深化。至于凉热感应出现的部位,可因人而异,有的先在施术部位开始,逐步扩散,有的则先出现在对侧。

2.临床研究。

陆氏应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治疗痛痹、产后风湿冷痹、胃下垂、指端青紫症、感冒发热、脾阳虚、肾阳虚、虚热膏淋、肌痿等11个病种32例。(1)疗效观察:

有效21例,疗效不显著11例,此11例中,7例针刺时不得气,故疗效也差。说明这二种手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2)感应观察:

在针次的施术过程中,施“烧山火”82针次,有热感者73针次,占89%;施“透天凉”54针次,有凉感者43针次,占79%,两者阳性感应率为84%(P〈0.)。(3)体温变化观察:

施“烧山火”后,体温上升者58针次,占71%;施“透天凉”后,体温下降者32针次,占60%,两者阳性率为66%。(P〈0.)。

3.实验研究。

为了进一步阐明“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作用原理,陆氏与上海中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协作,做了这两种手法对体温和某些体液成分影响的实验,全部实验过程按双盲法原则设计。结果:“烧山火”使体温普遍上升,血糖与血浆柠檬酸含量明显增高(P〈0.01),“透天凉”使体温普遍下降,血糖与血浆柠檬酸含明显降低(P〈0.01);而“平针”手法对上述三者均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进一步差别非常显著(P〈0.01)。陆氏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一系列研究,说明其不仅有主观的感觉变化,而且有实际发生的生理过程和物质基础,此项工作在当时居国内领先地位

程宝书教授:针药结合治小儿面瘫

汉方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僻,俗称吊线风。是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顾,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闭阻所致,治疗以祛风通络,养血和营为法。

医案:

6岁男孩刘阳,今年三月5日清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并伴有恶风,发热,无汗,肢体拘紧,肌肉关节酸痛,耳下有压痛等兼症,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面神经麻痹。医生为患儿安排的治疗方案为: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患部,每日20分钟——30分钟;服用维生素B1、B12、强的松等药,注射加兰他敏。治疗20余天,病情未见缓解,患儿却食欲大增,身体发胖,已形成满月脸,生出了淡淡的胡须。其母焦急万分。

在朋友的推荐下带患儿到珠海求余诊治。余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之,方用《审视瑶函》的正容汤加《杨氏家藏方》的牵正散: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星、白僵蚕、制半夏、木瓜、甘草、全蝎,黄松节。每日1剂,2次分服。针刺合谷、地仓、颊车、太阳、下关、翳风、颧髎、承泣、球后等穴位。患者每天在门诊接受针灸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又进行了第2个疗程的治疗。1个疗程后,面部歪斜基本矫正,2个疗程后痊愈。

上方中全蝎、僵蚕、白附子祛风化痰,羌活、防风加强祛风散邪之力;胆星、半夏长于化痰,可除阻滞脉络的顽痰;木瓜、松节平肝熄风,和血舒筋。诸药合用,丝丝入扣,故能收到好的疗效。针刺以面部穴位为主,针之,可疏通经络,调节局部的气血循环,矫正歪斜。针药结合,相辅相成,针治标而药治本,标本同治,故能效若桴鼓之应。

总结:

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是中医药学的优良传统,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就提出并实践了这种方法,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药而不针者非良医也”,特别强调了实行针药结合方法的重要性。古今名医都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典范,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通过40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体会到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的确是一种值得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法。我曾经遇到一位膀胱结石的患者,腹痛折磨得他在病床上辗转反侧,大汗淋漓。我立即给他施针,止住疼痛,再给他服用排石药。第2天结石排出,患者破涕为笑。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网球肘、荨麻疹、急性乳腺炎等都有卓越的疗效,希望这种疗法能推而广之,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之苦。

气结、气闭、气郁、百病生于气!

医道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气陷、气咳、气结、气闭、气厥、气郁等等都是因为人体中的气少了才会出现的。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一个人身体的阳气,就如同天上的太阳,有了太阳的普照万物都有生发之机。倘若没有阳气的彰显,就如同阴霾满布,万物枯亡,也就没有了生命的存在。所以,阳气的盛衰与人体的衰老、疾病乃至死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生命的根本。

那么气是什么?

人啊,一旦他的气少了,各种各样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什么气陷、气咳、气结、气闭、气厥、气郁等,都会在身上出现。中医里有一句话,叫“百病生于气”。

人活一口气,有气才有生命。一天,我看电视里介绍美国宇航员登月,节目说有人怀疑美国宇航局作假,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美国宇航局公布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一面星条旗在月球上迎风飘扬。科学家怀疑说,月球上没有风,星条旗根本不可能飘扬。

1人体之气的运行

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一样,也是按照“水升火降”的原则运行。人体内的火脏是心,水脏是肾,心火下降,温暖肾水,肾水就会上升,中医称为“肾水上承”。《格致余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有焉。”

水升火降,气的运行顺畅,身体就健康;水不升火不降,人就会生病。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上火,原因就是气的运行违背了水升火降的规律。

上火是什么?上火就是该下降的火不下降了。身体内本来应该有火,这就像天地间本来应该有太阳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因如此,中医里派生了一个“火神派”,专门以补火为主。然而,火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下的,如果火不下降了,总是在上面燃烧,那么,人的头部和面部就会长痘长疮,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这就是上火。

在人体内,随着心火下降的有肺气、胃气和胆气;随着肾水上承的有脾气和肝气。肺气不下降了,肺就会有火,这时人就会喘逆咳嗽,小便不利,大便不畅,还会全身浮肿,胸闷、腹痛。

胃气不降了,胃就会有火,这时人就会不思饮食,胃胀胃痛,嗳气吞酸,呃逆呕吐。胆气不降了,胆就会有火,这时人就会胆气郁结,患上胆囊炎、胆结石和胆囊息肉。

所以,一个人上火了,先要看他的身体内是哪一种气不下降了。百病生于气,只要把该下降的气降下去,火自然就灭了。

2降火的食物

根据不同的情况,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食物来降火。

1、莲子心降心火。

顾名思义,莲子心就是莲子的心,味苦,性寒。一些中药店和茶叶店均可以买到,如果心火旺,心烦多怒、口腔溃疡,用莲子心来泡水喝,就可以败心火。

2、绿豆粥降胃火。

绿豆味甘,性寒凉。胃有火,则可以用绿豆粥来败火。

3、梨降肝胆之火。

梨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生吃可以清六腑之热,熟吃可以滋五脏之阴。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长痈。这说明你的肝胆上有了火,这时你可以生吃一些梨来败火。

年4月19日(周四),医承有道学堂将开启第一期“内经25天背诵班”的学习,定期邀请老师进行答疑,让同学们收获更多!

为了便于记忆,在内经中精选25篇,4月19日开始背诵!期间,我们还会邀请老师进行视频精讲课,针对大家的疑问,进行详细讲解,同学们可以选择付费收看,敬请期待!

一、适合人群

中医药爱好者、中医药从业者、中医药专业学生等

二、课程特色

众所周知,经典的学习内容多,比较枯燥,所以“内经25天背诵班”采用“双陪读模式”,小班分群学习,群里有班长及老师,班长负责督促学习,每天收作业、考试、PK,防止大家掉队!老师定期会进行答疑解惑,保证学习效果!

因为有了“双陪读模式”,超过75.2%的同学还在坚持背诵,并且收获满满!(如果自己背诵经典,绝大多数的同学是坚持不下来的)

所以,我们不会一味追求低价,偷工减料,降低服务标准!我们首先要保证课程质量,邀请最好的老师来授课,其次要保证学习率,督促大家必须坚持学下来!最后,每天要能给大家解决问题与困惑,真正的让大家有所收获!

专业学术,严肃易学,传播文化经典,打造智慧平台,传播正能量,天罡大师:擅长周易八卦、风水布局、奇门遁甲、梅花易数、麻衣神相。柳庄相法,阴阳宅堪舆之术,道家玄术,姓名学等,专注领域:企业投资咨询、建筑地产风水布局、家居风水布局讲座、名称策划等。

大师手绘道教开光

灵符,结缘请加号tgfsds

李士军天罡风水大师

李士军年出生,年遇易者高士藏老先生,并拜老先生门下,成为老先生关门弟子,随老先生习演《易经》,道家风水术,并深得老先生真传,得风水玄术之精华,并能:“知其道,用其妙”。多年来一直谨记师训:积善修德,正直仁义,之教诲,立于世间,取号“天罡”。

对:风水堪舆,建筑风水选址,城市城镇风水规划,阳宅风水选址布局,寻龙点穴阴宅择地,安坛请神,撤坛送神,开光,驱邪除煞,商企风水,办公室风水等道家玄术精研通达,用之甚妙。

大师自幼随外祖父习武,学戳脚九枝趟子,年夏与北京随孙氏太极拳拳创始人孙禄堂之女孙剑云学习孙氏太极拳老架97式,年冬随恩师藏老先生学习八极拳大小拳架。

我命在我不在天,我运我造在德行。

弘扬中国国学文化,破除迷信,正视风水文化,精研《易经》信仰道教,学习风水先学做人,

独立之思想,

自由之精神

长按,选择“识别图中”进行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专家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dbxxby/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