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养殖场该如何预防鸡大肠杆菌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鸡的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个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近年来,随着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发展,许多养殖户盲目地增加养殖量,造成养殖环境恶化,使大肠杆菌病呈现流行上升趋势,给养殖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笔者将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鸡大肠杆菌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废绝.部分病鸡腹泻,泄殖腔下方羽毛潮湿,污秽粘连.跛行,产蛋量下降,雏鸡卵黄吸收不全.眼炎,有的有神经症状。慢性消瘦,生长缓慢,关节发炎。

  二、病理变化

  病理剖检眼观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包莫混浊,内有渗出物与心肌粘连,纤维素性肝周炎。表现肝肿大,肝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渗出,纤维素性支气囊炎,气囊混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肉芽肿,主要在十二指肠、盲肠、肠系膜和肝脏等部位产生大肠杆菌肉芽肿,卵泡膜充血,变形,卵泡呈红褐色或黑褐色。输卵管充血、出血。公鸡睾丸充血,交媾器官充血,肿胀。

  三、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特征,可做出步诊断,确切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四、预防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

  搞好孵化车间的环境卫生,对种蛋及孵化设备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经种蛋传播及初生雏的水平感染。搞好饲养环境的卫生消毒。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特别是粪便污染严重,常通过消化道、皮肤创伤等感染,被污染的饲料、垫草、食具等是主要的传染媒介,所以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是预防控制大肠杆菌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在育雏、育成期间,应保持稳定的温度、湿度,防止贼风,保证空气新鲜,防止有害气体污染,控制饲养密度,防止过度拥挤,减少应激,及时清理粪便,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所有用具清洁卫生,舍内外及用具定期消毒。在育成鸡饲养阶段,除上述外,应注意转群、开产的应激,种鸡注意人工授精的应激及授精用具的卫生消毒。在夏季尽量减少热应激,特别是三伏天。

  3、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选择保健型饲料(如黑金刚预混料),保证鸡群的营养需要,使鸡群体质健壮,提高防病能力。在受到应激如断喙、接种、转群、热应激等造成鸡体抗病力下降时,可将预混料提高到%,以提高营养水平,增加抗病力。

  4、定期预防投药

  在饲养过程中,鸡群虽没有发病症状,但部分鸡可能带菌,一旦受到外界应激就很可能发病。所以笔者建议定期预防投药。

  5、定期进行免疫

  对于发病严重而控制不理想时,可进行疫苗免疫。一定要从正规厂家选购疫苗,对鸡群进行免疫。(仅供参考)

分享是一种快乐!

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好友朋友圈腾讯微博









































夏季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诚信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dbxxby/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