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知识恩诺沙星阿莫西林两药联合

冬春时节,威胁家禽养殖业的主要疫病,除了各型呼吸道病之外,不同程度的多种大肠杆菌病,是另一个主要威胁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吞噬养殖效益的常发禽病。在国标单方药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单产品治疗疾病的失败几率急剧升高;那么,根据疾病准确诊断结果,科学、高效的联合用药技术,即兽医处方是确保有效治疗的核心。

我们今天说的“恩诺沙星+阿莫西林”,就是一个治疗家禽典型大肠杆菌病的一个有效处方。目前家禽兽医治疗临床,无论是单用恩诺沙星类的兽药产品,还是单用阿莫西林类的兽药产品,它们针对以大肠杆菌为主造成的细菌全身感染的好资料,有效治疗率都是比较低的。

为什么单药效果比较差,联合给药的“恩诺沙星+阿莫西林”处方却比较好呢?

首先,要了解两药的基本药理。

恩诺沙星本身为为广谱杀菌药。它能与细菌DNA回旋酶亚基A结合,从而抑制了酶的切割与连接功能,阻止了细菌DNA的复制,而呈现杀菌作用。它除了对各型敏感大肠杆菌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沙门氏菌、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变形杆菌、支原体等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在家禽体内的半衰期比较长,有良好之组织分布性,属于高效杀菌剂。

恩诺沙星内服吸收快且完全,0.5~2小时血药度达高峰。除了中枢神经之外,几乎所有的组织的药物浓度都高于血浆,这有利于全身感染和深部组织感染的治疗。尤其是,该药对肺、心、肝等具有较强的组织渗透性,它与其它一些特定药物之间配伍开具处方治疗时,可成为另一配伍药物的先导药物(引导药物),从而促进另一配伍药物在肺、心、肝等组织部位的分布。

阿莫西林为是目前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口服青霉素类药物,正常性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口服后药物分子中的内酰胺基立即水解生成肽键,迅速和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使之失活,切断了菌体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用来建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径,使细菌细胞迅速成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菌体最终因细胞壁损失,水份不断渗入致细菌菌体胀裂而体现杀菌作用。

阿莫西林口服吸收率较高,半衰期约为61.3分钟,对大多数致病的G+菌和G-菌(包括球菌和杆菌)均有强大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属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其次,两药联合给药的技术点。

第一个技术点,两药目前的耐药率都比较高。阿莫西林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恩诺沙星作用细菌于细菌的蛋白质,需要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菌细胞内才能更好发挥抗菌作用;由此可见,两药作用机制协同,联合给药具有协同杀菌作用。这种双重、协同抗菌作用机制,大大降低了耐药细菌逃避药物追杀的几率,即联合用药提高了处方的敏感率。

第二个技术点,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两药单独使用,向心、肝、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脏器和组织的分布浓度都一般。两药联合配伍成一治疗处方后,恩诺沙星对肺、心、肝等较强的渗透性,使它成为共同配伍的阿莫西林的先导药,也可称其为阿莫西林的开路先锋。从而,大大提高了阿莫西林在心、肝、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脏器和组织的作用浓度,使处方的作用强度加大。

第三个技术点,恩诺沙星制剂多呈强碱性,而阿莫西林遇强碱易分解,给药方法直接影响到处方的应用效果。因此好的处方,还要有配套的、科学的给药方式和方法,否则处方的效能发挥将打折扣。除此之外,制剂技术的高低,直接牵涉大群饮水给药时,个体摄入剂量是否有效,以及口服后能否在病灶部位有效分布等。

兽药知识2|“利高霉素+硫酸头孢喹肟”治疗滑液囊支原体

过去,提及滑液囊支原体病,主要是在种鸡场时有发生,很少在商品鸡场见到该病。然而,斗转星移,这两三年来,滑液囊支原体已经蔓延到了商品鸡场。并且,监测这两年的该病发展情况后,发现:该病好像有愈演愈烈之势!

昨天,基层送诊一病例。经询问,二十多日龄的鸡群,有鸡子出现龙骨突变形、腿关节异常、行走困难、精神差、羽毛蓬乱、消瘦、喜卧、死亡率低、关节肿大、滑液囊和腱鞘发炎等症状明显,有些病鸡鸡冠呈黄白色,食欲减退。经剖检和实验室确诊,基本断定是滑液囊支原体感染(MS)。

滑液囊支原体呈多形态的球形体(直径约0.2~0.4unr),比鸡毒支原体(MG)略小,革兰氏染色显阴性。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有差异,引起的症状也因病原的趋向性而不同。所以,在兽医临床上,有些病例表现为严重的关节病症,而另外一些病例则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也有二者兼而有之的。

关节型病例

常出现腱鞘炎、滑膜炎和骨关节炎等,病初水肿,有渗出物,呈黄色或灰色,清亮,有黏性,随病程发展,渐次混浊,最终呈干酪状。严重病例甚至在头顶和颈上方出现干酪物。受影响的关节呈橘黄色,有时关节软骨出现糜烂组织病理学检查,软组织水肿腱鞘和滑液囊腔有异嗜性细胞浸润随后因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而变厚,有时异嗜性细胞炎性变化扩展到下层骨,形成纤维素样变性。内脏器官一般不见特征性病变。

呼吸型病例

气管内有黏液,由于单核细胞浸润和网状细胞增多,而出现肝脾肿大,肝呈斑驳状玫瑰绿色,肾脏也可能肿胀,变白。淋巴细胞变性,可能导致胸腺和法氏囊萎缩,有时出现心包炎、心外膜炎和心内膜炎。

气管是病原感染的主要靶组织。经蛋的垂直传播危害更大。一群雏鸡中有10%~20%经蛋感染的鸡,则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传遍整群鸡。

经蛋垂直传染的,最高峰在种群感染后的1~2个月;病原潜伏在鸡体内数天到数个月,一旦鸡群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则很快发病。

此外,鸡群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食物、动物和饲养器具等也会被感染;饮水、空气中飞沫、气溶胶、风媒、疫苗防疫等,也可能传播该病。

因没有细胞壁保护,在宿主以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很差。液囊支原体对冷、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都很敏感,在湿冷的环境中可能存活几天,但在干燥和热的环境里只能存活几个小时。如果空舍时间长,就没有能力存在于鸡舍里。所以,对于那些非全进全出的鸡场来说,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的鸡群终生处于感染状态。就是那些外观正常鸡的气管中,也能分离出液囊支原体病原。这种持续不断的循环感染,是造成该病在鸡场绵延不绝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连续使用药物和疫苗防治,也只能是减少发病,而不能彻底净化。所以,从源头对种鸡的净化是根本,商品鸡全群淘汰和空舍是根除该病原体的唯一办法。

药物控制已经应用许多年,之所以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毒株致病力的差异和抗药性有关,故间歇用药和轮换用药很有必要。但必须认识到,尚没有一种抗生素,无论使用多大的剂量,多么长的治疗时间,都不能将存在于鸡群中的病原体根除掉,而只是有效治疗下的基本不发病。

如今在临床比较好使的处方是“利高霉素+硫酸头孢喹肟”给鸡子注射液使用,对关节型和呼吸型滑液囊支原体病均有效。

使用方法是:在鸡只执行免疫程序时,把上述药物与疫苗混合在一起给鸡只注射。据临床反馈和基层兽医总结,这个处方不仅用于治疗的效果好,而且预防的效果也很优异。相比替米考星、强力霉素、泰妙菌素等口服药物,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预防效果,都要优于它们。

本文来源: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免责申明:本







































上海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dbxxby/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