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主要发生在集约化养禽场,各种禽类不分品种、性别、日龄均对本菌易感。特别是幼龄禽类发病最多,如处于污秽、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过冷过热或温差很大,有毒有害气体长期存在,饲养管理失调,营养不良(特别维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支原体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应激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鸡胚和雏鸡早期死亡:该病型主要通过垂直传染,病雏突然死亡或表现软弱、发抖、昏睡、腹胀、畏寒聚堆,下痢(白色或黄绿色),个别有神经症状。病雏除有卵黄囊病变外,多数发生脐炎、心包炎及肠炎。
2、大肠杆菌性急性败血症:本病常引起幼雏或成鸡急性死亡。特征性病变是肝脏呈绿色和胸肌充血,肝脏边缘钝圆,外有纤维素性白色包膜。
3、气囊病:气囊病主要发生于3-12周龄幼禽,特别3-8周龄肉仔鸡及肉鸭最为多见。气囊病也经常伴有心包炎、肝周炎。偶尔可见败血症、眼球炎和滑膜炎等。病禽表现沉郁,呼吸困难。
4、心包炎:大肠杆菌发生败血症时发生心包炎。心包炎常伴发心肌炎。心外膜水肿,心包囊内充满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粘连。
防治措施
1、科学饲养管理
禽舍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饲料和管理均应按规定要求进行。
2、加强消毒工作
(1)种蛋、孵化厅及禽舍内外环境要搞好清洁卫生,并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以减少种蛋和雏鸡感染大肠杆菌及其传播,避免污染孵化室。
(2)防止水源和饲料污染:饮水中应加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等消毒剂;采用乳头饮水器饮水,水槽料槽每天应清洗消毒。
(3)灭鼠、驱虫。
3、提高禽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1)疫苗免疫:可采用自家(或优势菌株)多价灭活佐剂苗。一般免疫程序为7-15日龄,25-35日龄,-日龄各一次。
(2)使用免疫促进剂:如VEppm,左旋咪唑ppm拌料,VC按0.02%-0.05%拌饲或饮水;电解多维按0.1%-0.2%饮水,连用3-5d。
(3)搞好其它常见病毒病的免疫:如ND、IB、IBD、MD、AI等。
4、药物防治
大肠杆菌对多种药物敏感,但其敏感性易变,应注意合理用药、联合用药及轮换用药。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但对已严重出现心包炎、气囊炎、腹膜炎的病禽治疗意义不大。为了准确选用敏感药物,定期对本禽场的大肠杆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是有益的。
推荐阅读:
东风吹,战鼓擂,鸡蛋涨价谁怕谁?
老王的烦恼:鸡蛋销路难
他字字铿锵,道出蛋价炒作内幕,您有同感吗?
呼吁:理性看涨!理性补栏!
视频︱蛋e网蛋鸡养殖保险,河北地区理赔纪实(看哭了)
欢迎大家交流讨论!也欢迎广大蛋鸡业同仁来稿(内容与蛋鸡业相关,题材不限,投稿请加)
手机下载蛋e网App,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免费发布供求信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