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肉鸭育雏前期死亡主要是指育雏第一周的死亡。
肉雏鸭生命中第一周十分重要,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第一周死亡率高低对孵化场、养殖场、肉鸭的养殖效益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牵扯苗源的质量鉴定,运输过程责任,养殖场饲养管理计划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搞清楚肉鸭前期死亡原因在实际生产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1-3天死亡
1、种蛋感染导致。表现为,腿部发暗,腹部鼓胀发硬,黑脐,气囊炎,肠胃空虚,卵黄吸收不良等。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种鸭卵巢、输卵管,在种蛋形成过程中侵入蛋内而感染雏鸭。另外孵化室、苗鸭存储室污染亦可导致出壳后的雏鸭感染。
2、冷应激导致。死亡雏鸭皮肤皱缩,弱小,肠道后部,尤其盲肠中有水气(肠道和盲肠内物质成水状和气态)。
3、热应激导致。俗称“出汗”“闷鸭”。死亡雏鸭羽毛湿乱,嗉囊和肠道上部有水气;粪便较稀且出现糊肛现象。
4、煤气中毒。雏鸭大片均衡死亡,死鸭群中间或精神不振,频死活鸭。
二、4-7天死亡
1、弱雏死亡。弱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种鸭感染或刚开产不久种蛋蛋重偏小上孵导致。
2、管理失误。饲养密度过大,育雏温度偏低,采食饮水不足,炉火突然熄灭挤压等管理不当而致死亡。
3、煤气中毒。雏鸭大片均衡死亡,死鸭群中间或精神不振,频死活鸭。
本类型的病变主要表现是卵黄吸收尚可或良好,肠道、嗉囊无食物或少食物,雏鸭体型偏瘦小。煤气中毒由其特殊病变,肺脏暗红或粉红色,剪开肺脏,血液变色。
注:
文中没有去涉及到疾病原因造成的伤亡,像鸭脾坏死,鸭肝炎,浆膜炎,流感等,在第一周龄内也有很高的发病率。
附育雏的湿度管理:
1.育雏期,因雏鸭所需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为避免湿度低,舍内应喷洒适量水来保持湿度。如果过于干燥会影响雏鸭卵黄的吸收,导致育雏期死淘率高,后期生长不均匀,料比增高。
2、前期育雏湿度保持在65%左右,后逐步降低,10日龄至出栏时控制在50%左右。
根据季节温度情况,在保证温度的同时要适当通风,给肉鸭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既可以减少发病又可以降低料比。如果环境过于潮湿或者干燥,可诱发浆膜炎、呼吸道疾病、寄生虫等疾病的发生。
3、雏鸭在适宜的湿度下,水分蒸发与体热散发比较容易,感到舒适,食欲良好,发育正常。
4、鸭喜欢干燥环境,对潮湿不适应,在湿度过大、温度低时体内水分散发、体热散发会受阻,容易诱发感冒。
湿度过低,体内的水分就会被干燥的空气吸收,导致鸭子喝水增加,对肠道造成应激,影响生长。
5、前期相对湿度低于50%时尽快采取加湿措施,采取过道洒水、炉子加水盆等方式来产生蒸汽,也可以采用喷雾加湿等方法均可提高湿度。以后随着鸭子的增大以及戏水活动的增加,鸭舍内的湿度会自动升高。
6、随着鸭子的增大,吃料及饮水的增加,舍内湿度及氨气浓度也会随着升高,此时舍内环境容易导致饲料发生霉变,鸭子瞎眼现象增多,所以应根据季节不同灵活运用通风换气来降低舍内湿度。
若后期湿度大,容易引起浆膜炎、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近期鸭浆膜炎高发,推荐一个浆膜炎特效药——浆杆康
案例
广西贺州冯哥养了只肉鸭,在鸭子27天的时候出现了白绿粪便,冯哥接着投了点病毒药,没治住,这时候鸭子出现翻个和死亡,解刨发现有包心症状,知道是浆膜炎,投了之前自己做预防的药,两天后死亡增加了。
这时候冯哥开始上网寻求帮助,然后联系到了唐老师,唐老师了解情况后给冯哥发了专门治疗鸭子浆膜炎的浆杆康和病毒药黄感康。
回访
冯哥收到药后接着就投上了,第二天发现绿色粪便减少,大群精神状态也好转了,投药两天,死亡率控制住了,用药三天,大群基本恢复正常,冯哥表达了感谢。治疗大肠杆菌、浆膜炎
就用《浆杆康》!
产品特点:1:采用进口增效剂,不易产生耐药性2:6小时达到血药浓度高峰,36小时明显控制死亡
3:五十家规模化鸡、鸭、鹅养殖场临床验证,95%以上的4:针对市面上顽固型久治不愈型大肠杆菌,浆膜炎,肠炎24小时控制死亡率5:本品加入EDTA增强了药物靶向抗菌作用,是炎症部位药效浓度比普通部位的药效浓度高30倍以上功能主治用于治疗重症耐药性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传染性浆膜炎、肠炎,脾坏死、应激性卵巢炎。临床表现为:抽出扭头,下痢、糊肛、呼吸困难、单侧脸肿、眼流泪、眼结膜肿胀、关节肿大、瘫痪等。剖检:心包炎,肝周炎,脾坏死,肺坏死,肝脏白色坏死灶等。顽固性耐药性大肠杆菌,浆膜炎,肠炎终结者。产品优势1、12小时明显改善粪便、24小时控制死亡、48小时完全控制病情。2、针对原发性大肠杆菌,浆膜炎,肠炎用药3天,药效可维持10天以上。3、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四种炎症同时治疗。4.丁胺,有效分化心、肝、气囊部位的纤维素性包膜,彻底根治“包心、包肝”。
产品规格及用量:g兑水斤,拌料斤
;g/袋×袋/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