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通过走访市场发现,现在鸭肝发病率很高,大家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养殖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及时找专业人员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提前使用快枪可有效预防鸭肝炎。
本病主要发生于4~20日龄雏鸭,成年鸭有抵抗力,鸡和鹅不能自然发病。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饲养管理不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潮湿、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本病发生于孵化雏鸭的季节,一旦发生,在雏鸭群中传播很快,发病率可达%。
本病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病初精神萎靡,不食,行动呆滞,缩颈,翅下垂,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不久,病鸭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数小时后死亡。死前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姿势。本病的死亡率因年龄而有差异,1周龄以内的雏鸭可高达95%,1~3周龄的雏鸭不到50%;4~5周龄的幼鸭基本上不死亡。剖析可见特征性病变在肝脏。肝肿大,呈黄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脏有时肿大,外观也类似肝脏的花斑。多数肾脏充血、肿胀。心肌如煮熟状。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气囊中有微黄色渗出液和纤维素絮片。
肝脏水肿,并有许多针尖大至黄豆粒大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在感染初期呈空泡化,后期则出现病灶性坏死,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有血管套现象。脾肿大,呈斑驳状。肾肿胀,血管明显,呈暗紫色树枝状。
一旦确诊可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加上快枪可以加快鸭子肝脏的恢复。
对雏鸭采取严格的隔离饲养,尤其是5周龄以内的雏鸭,应供给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严禁饮用野生水禽栖息的露天水池的水。孵化、育雏、育成、肥育均应严格划分,饲管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在孵化雏鸭之后,给雏鸭食用快枪,提高免疫力,预防鸭肝的出现。
案例
九月初,接到江苏沭阳王哥的电话,王哥刚开始做养殖,养了樱桃谷,小日龄的时候扩棚,因为没有经验,温差大,导致鸭群里面出现流鼻涕的情况,投了手里的双黄连,当时也没太注意,后期到20日龄时,鸭子中出现呼吸道,一天伤亡十几只,解剖后发现心脏有少量的积液,包心包肝的情况,另外还有心包积液,以为是普通的浆膜炎,从当地拿了浆膜炎的药,投了五天不见好转,经朋友介绍,找到我们。
经了解,王哥说现在鸭子出现不愿走动,减了10包料,高烧,死亡从刚开始的十几只,逐步增加到一天多只,拉绿色和白色粪便,有的出现眼圈湿润,还有的脖子哆嗦。
经过咱们技术部确诊,已经是后期病毒浆膜炎导致一系列混合感染,考虑病情发展比较快,而且综合考虑减少伤鸭的损失,给王哥配用了快枪+将军+卡巴匹林钙,用产品三天.当我们回访王哥的鸭子情况时,王哥说用产品当天,粪便就明显的得到改善,死亡从之前的一天多只降到了一天十几只,用完三天的药后,只有零星的病的时间长的鸭子死亡了,王哥说这种行情遇到这种问题,幸亏有我们帮他处理的比较好,要不然就亏惨了!便民服务
大家可以进入本地区的鸭鹅养殖交流,
针对苗价、行情以及成品买卖讨论一下。
山东
安徽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
龙
江
吉林
辽宁
友情提示:如果不能直接进入本地区,可以扫码加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