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第七篇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能活泼运动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它的基本结构与细菌类似,细胞壁中有脂多糖和壁酸,胞浆内含核质,以二分裂繁殖。依靠位于胞壁和胞膜间的轴丝的屈曲和旋转而运动,与原虫类似。因此,螺旋体是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的一类微生物。

螺旋体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也有许多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大部分营自由的腐生生活或共生,无致病性,只有一小部分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

猪痢短螺旋体

1.形态与染色猪痢短螺旋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属的描述一致,菌体多为2?4个弯曲,两端尖锐。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氏染色和镀银法均能使其较好着色。

2.培养及生化特性严格厌氧,一般厌氧环境不易培养成功,必须使用预先还原的培养基,并置于含H2(或N2)和CO2(二者比例为80:20)的混合气体以及以冷钯为触媒的环境中才能生长。对培养基要求苛刻,通常使用含10%胎牛(或犊牛或兔)血清或血液的TSB或BHIB培养基。在TSB血液琼脂上,38℃48?96min可形成扁平、半透明、针尖状、强β溶血性菌落。

3.致病性猪痢短螺旋体所致疾病称为猪痢疾,又名血痢、黑痢、出血性痢疾、黏膜出血性痢疾等,最常发生于8?14周龄幼猪。主要症状是严重的黏膜出血性下痢和迅速减重

。特征病变为大肠黏膜发生渗出性(卡他性)、出血性和坏死性炎症。经口传染,病的传播迅速,发病率较高(约75%),而致死率较低(5%?20%)。

4.微生物学诊断

(1)直接镜检有以下3种方法。

染色镜检:以病猪的新鲜粪便黏液,或病变结肠黏膜刮取物制成薄涂片,染色镜检。多用姬姆萨氏法染色,也可用印度墨汁作负染或镀银染色法染色镜检。

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活体检查:待检样品与适量生理盐水混合后制成压滴标本片,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下镜检。若每个高倍视野中见有2?3个或更多个蛇样运动的较大螺旋体,即可确诊。

染色组织切片检查:将采集的病变肠组织先用10%甲醛缓冲液固定后切片,再用维多利亚蓝染色法染色。镜检时可见螺旋体大量存在于组织表面及黏液囊腔内,有时数量多到堆积成网状。

(2)分离培养过滤培养法:将样品作5?10倍稀释,轻度离心,上清用0.8um和0.45um滤膜依次过滤。取滤液直接涂布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上,37?38℃厌氧培养3?6d每隔2d检查1次,当观察到平板上出现β溶血现象时,即可挑取可疑菌落,作成悬滴或压滴标本,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支原体

支原体又称霉形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细菌滤器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含有DNA和RNA,二分裂或芽生繁殖。广泛分布于环境和动植物体中常污染实验室的细胞培养及生物制品,有的种对人或畜禽有致病性。其中,兽医上重要的主要有禽的支原体、猪的支原体。禽的支原体主要有鸡毒支原体(禽败血霉形体)、滑液支原体、火鸡支原体等。对猪具有致病性的主要有猪肺炎支原体、猪鼻支原体、猪滑液支原体等。

一、鸡毒支原体

鸡毒支原体又名禽败血支原体,是引起鸡和火鸡等多种禽类慢性呼吸道病(CRD)或火鸡传染性窦炎的病原,从鸡、火鸡、雉、珍珠鸡、鹌鹑、鹧鸪、鸭、鸽、孔雀、麻雀等多种禽类均可分离到。

1.形态与染色菌体通常为球形或卵圆形,细胞的一端或两端具有“小泡”极体,该结构与菌体的吸附性有关。以姬姆萨或瑞氏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为弱阴性。

2.培养及生化特性需氧和兼性厌氧。在含马血清或灭活鸡、猪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一般常用牛心浸出液培养基,用前加入10%?20%马血清,为了抑制杂菌的生长需加入醋酸铊(1:倍)和青霉素U/mL,调pH至7.8?8.0。在液体培养基中,37℃经2?5d可呈现轻度混浊;在固体培养基上经3?10d,可形成圆形露滴样小菌直径0.2?0.3mm。生长于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在37℃可吸附鸡的红细胞、气管上皮细胞、HeLa细胞等,此吸附作用可被相应的抗血清所抑制,吸附的受体可被神经氨酸酶所破坏。在5?7日龄鸡胚卵黄囊内繁殖良好,并可使鸡胚在接种后5?7d内死亡,病变表现为胚体发育不良—水肿、肝肿大、坏死等,死胚的卵黄及绒毛尿膜中本菌含量最高。

3.致病性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引起鸡和火鸡等多种禽类慢性呼吸道病或火鸡传染性窦炎。病原体存在于病鸡和带菌鸡的呼吸道、卵巢、输卵管和公鸡精液中,带菌鸡胚可垂直传递给后代,鸡群一旦染病即难以彻底根除。火鸡较鸡易感。雏鸡比成鸡易感,成鸡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应激因子及其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以及鸡新城疫弱毒株的协同作用,可使病情恶化、症状明显。大肠杆菌特别是O78、O2、O1株继发感染时,可引起特征性的肝包膜炎、心包炎及气囊炎。

4.微生物学诊断无细胞的特殊培养基分离不易成功,鸡胚的分离率也不高。且非致病性支原体繁殖快,故很少采用病原分离和鉴定来诊断,血清学试验可准确、快速诊断。

血清学诊断一般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等。多采用抽样检查法,一旦检出血液中支原体抗体阳性鸡,即可作为整个鸡群污染的定性指标,判为阳性鸡群。

病原分离可取气管、气囊、肺、眶下窦渗出液,活体可从后胸气囊处打一个小孔,以棉拭子擦拭。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鸡血清和鸡肉汤,可提高分离率。可在平板的菌落中进行红细胞吸附试验,取0.25%鸡红细胞液滴于琼脂培养物表面,静置15min,倾去红细胞液,用生理盐水轻洗2?3次,低倍镜检查,可见菌落表面吸附有多量红细胞,吸附可被相应的抗血清所抑制。

二、猪肺炎支原体

1.形态及染色形态多样,大小不等。可通过0.3um孔径滤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或瑞氏染色良好。

2.培养及生化特性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更高,在A26的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10d可长成直径25?l00um的菌落,但不呈“煎荷包蛋状”。

3.致病性猪肺炎支原体仅感染猪,引起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气喘病)。幼猪最为易感。不良的环境因素和继发感染,常使病情加剧。

4.微生物学诊断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结合流行病学即可确诊。X线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必要时可进行微生物学诊断。

三、牛支原体

在牛的支原体中,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是最早确认与动物致病有关的支原体,引起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菌体可形成有分支的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荷包蛋状”。按菌落大小,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分为两个型,即小菌落型(SC)和大菌落型(LC)。前者分离自牛,是牛肺疫、关节炎、乳腺炎的病原体,对羊无致病性;后者分离自山羊,可引起山羊关节炎、乳腺炎、肺炎和败血症等,对牛无致病性。

四、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

丝状支原体簇共有6个成员,均与牛、绵羊及山羊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其中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可引致山羊呼吸系统广泛的病变。

菌体呈多形性,可形成丝状,长10?30um,培养基中加入微量油酸(50ug/mL)将刺激丝状体形成。在马丁琼脂上生长缓慢,2?6d可生长出低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小菌落,典型菌落呈“煎荷包蛋”状。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MmmLC)分离自山羊,现已并入Mmc。MmmLC与引致牛肺疫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在血清学上不能区分,LC型能消化酪蛋白,液化凝固马血清,在45℃时比SC型能存活更长的时间,据此可以区分。

除Mmc外,丝状支原体簇中的山羊支原体肺炎亚种和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对羊也具有致病意义。肺炎亚种是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CPP)的病原,山羊发病率可达%,死亡率可达80%,流行于亚洲和非洲。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CCPP分离株曾被鉴定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后经分子生物学检测,表明应归为山羊支原体肺炎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可引致绵羊和山羊乳腺炎、败血症、关节炎及肺炎。

龙纳教育出品

赞赏

长按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吗
白癜风平安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hnxxby/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