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门诊的流感患者明显增多。流感流行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住院和不住院的患者又应该怎样护理呢?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
本病呈自限性,无并发症的患者通常5~10天可自愈。
但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则需要住院治疗;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流感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1)细菌性肺炎:
发生率为5%~15%。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啰音及肺实变体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2)其他病原菌感染所致肺炎:
包括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真菌(曲霉菌)等,对流感患者的肺炎经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
(3)其他病毒性肺炎:
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中发生率高,并可使病情加重,临床上难以和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相区别,相关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在流感中罕见。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衰竭,CK升高。
(5)心脏损害心脏损伤:
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异常,而肌钙蛋白异常少见,多可恢复。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
(6)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
(7)Reye综合征(瑞氏综合征):
偶见于14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物者。主要表现为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建议14岁以下儿童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如何预防?
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主要的预防措施如下:
加强个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7.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机构内暴发流行的防控
当流感已在社区流行时,同一机构内如在72小时内有2人或2人以上出现流感样症状就应警惕,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
一旦确诊应要求患者入院治疗或居家休养,搞好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减少与他人接触。当确认为机构内暴发后,应按《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来执行。
医院内感染暴发时,有关隔离防护等措施应参照相关技术指南的规定来执行。
一般单纯性流感家庭护理
1.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以防止飞沫传播。
2.要求房间通风良好,并定时用食醋熏蒸消毒空气,照料患者时应戴口罩,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污物(如咳出的痰等)应进行消毒。
3.对有高热者应指导家属运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和正确使用退热药物,如温水擦浴,家中准备退热贴等。
4.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轻中毒症状和缩短病程。
5.注意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6.不滥用抗生素,流感为病毒性感染,抗生素应用无效,使用不当还会造成菌群失调,加重病情,当感冒3天仍无好转迹象,可化验血象,有继发细菌感染的依据,应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7.如有高热不退、咳嗽、脓痰、呼吸困难医院。
住院患者的护理
对于住院的流感患者,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发热期应嘱卧床休息,多饮开水,定期监测体温,给予服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中成药类或抗病毒药类。
2.对全身酸痛或头痛明显者,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必要时给予服用解热镇痛剂类药物。
3.伴有肺部炎症或心肺功能不全者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呼吸困难或发绀者应取半卧位,给予吸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支持治疗,注意维护心血管功能,中毒症状明显可采用有效的抗生素药物或激素治疗。
4.对患者可按呼吸道隔离至热退后48小时,室内要加强通风。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对食具、用具及衣服可采用煮沸或日光暴晒等方法消毒。
5.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作者:刘莹;编辑:寸心
热文推荐
围观
村医生存、执业及生活现状真实情况大调查热文
这样搞村卫生室,劳民劳医更伤国家财产!须知
别等村医走光了,再提收入待遇速看
乡村振兴拉响号角,乡村医生担负重任质疑
乡村医生的收入该有多少?讨论
村里有人非法行医,该问责村干部吗?刘莹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