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不同类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临床上常见的病型有:胚胎和幼雏死亡、气囊炎、急性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肠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鸡弯曲杆菌病又称鸡弧菌性肝炎,是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鸡传染病,病理变化以肝脏肿大、质地脆弱易碎,表面形成菜花状或星状坏死灶为特征。
一、发病概况与病情分析
年10月份,辽宁某存栏4万羽青年鸡场,其中一栋羽40日龄鸡陆续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鸡冠萎缩,有的下痢,零星死亡,采食量未见明显下降;解后发现肠炎症状有的心包积液,个别鸡出现轻微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肝脏肿大、质脆,有的表面有黄白色菜花样或星状坏死灶,有的肝脏出血。通过病情分析,初步诊断为鸡大肠杆菌与弯曲杆菌混合感染。
二、疾病介绍
(一)大肠杆菌病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不同类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临床上常见的病型有:胚胎和幼雏死亡、气囊炎、急性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肠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1.流行特点
各种品种和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生,肉鸡多发于4—8周龄,蛋鸡多发于开产后产蛋上升阶段。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在冬春寒冷和气温多变季节易发。
在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饲料质量不佳的鸡场最易发病;发生烈性传染病和呼吸道病时(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等)均能促进和加强大肠杆菌的感染和发病。
2.临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呆立,羽毛逆立,尾部羽毛被黄绿色粪便污染,食欲减退;产蛋鸡主要表现为零星死亡,病鸡鸡冠发紫,拉黄绿粪。
3.病理解剖
气囊浑浊、增厚,有黄白色干酪物;肝肿大,有的呈绿色,有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胆囊肿大,胆汁充盈;心包囊浑浊,心包积液;肠炎症状;产蛋鸡腹腔内有破裂的的蛋黄液,肠道粘连,味恶臭,肝褐色,输卵管内有黄白色豆渣样或干酪样物。
4.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鸡舍消毒,鸡舍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空气流通,控制鸡舍饲养密度。
(2)防止饲料和水源的污染,粪便及时清理并消毒,饲料要少喂勤添,防止水线堵塞。
(3)全群饮水加入复合多维,同时用微生态制剂拌料。提高鸡群的抵抗力。
(4)发病时可使用利高霉素、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硫酸黏杆菌素等药物。
(二)鸡弧菌性肝炎
又称鸡弯曲杆菌病,是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鸡传染病,病理变化以肝脏肿大、质地脆弱易碎,表面形成菜花状或星状坏死灶为特征。
1.流行特点
各种日龄的鸡均能感染本病,以雏鸡和产蛋初期的鸡多发。病鸡、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来源,通过污染垫料、饲料、饮水,使易感鸡经口感染发病。本病的发生有较明显的条件性,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反应、鸡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霉菌毒素等是本病的诱因。
2.临诊症状
病鸡表现精神委顿,冠髯萎缩,消瘦,下痢,急性死亡或慢性发病死亡,死亡率可达15%左右。成年产蛋鸡还可表现产蛋量下降,或产蛋率不能达到高峰值。
3.病理解剖
肝脏肿胀、色淡或肝脏肿大、质脆、易碎,表面有黄色或灰白色星状、雪花样或菜花样坏死灶,或有斑点状的出血灶,部分病例肝脏被膜破裂导致大量出血。
4.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应对鸡舍、鸡笼、食槽、用具、垫料等彻底消毒。防止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及时清除带菌病鸡。
(2)降低或避免各种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遇到疫苗免疫、转群、天气突变等情况,提前在饮水中添加复合多维及预防性药物。
(3)注意预防寄生虫病、支原体病等消耗性疾病和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病等免疫抑制疾病。
(4)发病时可使用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恩诺沙星、乳酸环丙沙星等药物,严重的可注射庆大霉素。
三、治疗方案
根据临床诊断与病情分析,给鸡场推荐鲁抗动保治疗方案:利安歆g+辛安林g+舍维佳g兑水kg,集中饮用,连用4-5天。
四、效果反馈
电话回访了解到,用药两天后鸡群精神状态逐步好转,病症明显减轻,死亡显著减少,用药五天后大群恢复正常,停药后再无复发。
五、小结
大肠杆菌和弯曲杆菌都是条件性致病菌,在饲养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应激反应或其他疾病发生时都会引起发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做好疫苗免疫和药物保健是预防此类疾病发生的关键。临床治疗时最好采取联合用药和轮换用药的策略,对于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该通过药敏试验来选取相应敏感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