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抵抗力差,更易感染。流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而南方地区全年流行,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
2.主要症状
流感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能会有肠胃不适。流感会加重潜在的疾病,并发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等。
3.治疗原则流感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场所。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老年和儿童患者。在发病36小时或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严重患者如严重肺炎,呼吸极度困难,高烧不退等,需住院治疗。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此外,还可以利用中药进行治疗。
4.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措施。
其他预防措施还包括: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3)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
(4)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5)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尽量居家休息。
5、哪些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易感者及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体弱者、流感流行地区人员等。
——摘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网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