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综合内科成功救治危重症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经过治疗,目前患者已出院处于康复阶段。
79岁的秦大爷,主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10天,加重5天”于年5月31日住医院综合内科。半个月前受凉之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无法平卧休息。家医院就诊,胸部CT显示有肺部感染,心脏彩超显示有心包积液,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且出现气短、喘息。随即医院就诊,做了相关检查,考虑结核性心包积液,建议转医院就诊。既往患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mmHg,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入院时,患者咳嗽、气短吗、气喘、呼吸困难,轮椅推入,精神状态极差,查体:体温37℃,脉搏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83mmHg,指末血氧饱和度79%。心界增大,心率增快,次/分,心音低钝。双下肺呼吸音低,双肺可闻及喘鸣音、水泡音,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心包大量积液,胸腔大量积液。”医院综合内科主任魏建华说道。
患者病情危重,为了抢救患者生命,在医院综合内科科主任魏建华的指导下,由主管医生郭蕾为患者实施了B超引导下心包腔穿刺引流术,手术采用了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方式,在心脏跳动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增加了手术难度,心包穿刺容易出现刺破心脏或导致冠状动脉撕裂,引起心包积血或填塞严重,损伤邻近器官或组织,导致气胸或血气胸,魏建华主任团队凭着高超的技术顺利完成了手术。
“当时穿刺的时候,流出的积液就跟血一样的颜色,黑红黑红的,我还以为扎在血管或者其他部位了,但是仔细分辨,是血性心包积液。穿刺成功后,我们每天间断地给患者放一到两次积液,每天控制在毫升以内,如果引流速度过快、量过多,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郭蕾医生说。
由于患者心包张力大,心包腔积液流速特别快,每次放积液的时候,魏建华主任都会亲手捏着引流管,蹲在患者的床边,仔细盯着心包积液的引流量,流速非常缓慢,边引流边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确保患者安全,每天反复两次,1周内共引流出心包积液约ml。最后心包积液消失,并同时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
“对患者心包腔引流出来的积液,我们做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抗酸分枝杆菌涂片检测,结果报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阳性,对利福平敏感。结核性心包炎确诊。在心包腔里面能找到结核菌真的很少见,因为心包积液结核菌病原学阳性率特别的低,能拿到确诊的依据真的挺不容易的。”魏建华主任说。最后诊断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双肺间质性改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异常,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低蛋白血症。
制定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并抗病毒及保肝治疗,经过三周的抗结核及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允许出院,出院后在家继续抗结核治疗,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