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学习·规培试题
(循环系统)
1
女,37岁。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患者突然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查体:BP80/70mmHg,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清,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奇脉(+)。导致其临床表现的机制是
A.心排血量增加,静脉压升高
B.心排血量不变,静脉压升高
C.心排血量下降,静脉压降低
D.心排血量增加,静脉压降低
E.心排血量下降,静脉压升高
2
按心力衰竭发展阶段分级,临床心力衰竭阶段至少相当于
A.NYHA分级II级
B.NYHA分级IV级
C.NYHA分级I级
D.NYHA分级III级
E.Killip分级I级
3
下列属于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的是
A.水电解质紊乱
B.肺部感染
C.感染
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E.洋地黄用量不当
4
最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心律失常是
A.窦性心动过缓
B.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D.快速心房颤动
E.偶发房性期前收缩
5
下列疾病导致左心室前负荷增加的是
A.肺动脉高压
B.二尖瓣狭窄
C.高血压
D.肺动脉瓣狭窄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
1.E。患者中年女性,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突然发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提示急性发病,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症状)。查体:血压80/70mmHg(正常值90~/60~80mmHg,血压降低提示心排出量下降),颈静脉怒张(右心衰体循环淤血征象),两肺呼吸音清(排除肺部疾病),心率次/分(正常值6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脏无器质性疾病),奇脉(+)(常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以及严重哮喘)。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考虑为射频消融穿破导致心包积液,形成心脏压塞。心脏压塞时,心包腔内压力升高心室舒张受限,心脏内血流减少心脏排血量下降:心室舒张受限,致静脉回流受限,静脉压升高,综上患者临床表现机制为心排血量下降。静脉压升高(E对ABCD错)。
2.A。临床心力衰竭阶段指患者已有基础结构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或体征。而在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中,达到NYHA分级I1级的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活动下即可出现临床症状,说明NYHA分级II级以上者都有心衰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因此临床心力衰竭阶段至少相当于NYHA分级II级(A对BCD错)。Killip分级(E错)是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衰分级方法。
3.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对)导致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心肌梗死、慢性心肌缺血,属于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水电解质紊乱(A错)、肺部感染(B错)、感染(C错)、洋地黄用量不当(E错)属于心力衰竭的诱因。
4.D。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快速心房颤动(D对)时,心室率可超过次/分,心脏收缩时间变短,血液瘀滞于心室,泵血功能急剧恶化,此时患者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动过缓(A错)病情轻重不一,可呈间歇性发作,多以心率缓慢所致心、脑、肾等脏器血供不足症状为主,引发急性心衰者少见。一度房室阻滞(B错)患者通常无症状。偶发室性期前收缩(C错)患者可感到心悸,一般无需治疗。房性期前收缩(E错)主要表现为心悸,一些患者有胸闷、乏力症状,自觉有停跳感,有些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5.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对)时,舒张期主动脉内血流大量反流入左心室,使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增加,导致左心室前负荷增加。肺动脉高压(A错)、肺动脉瓣狭窄(D错)导致右心室后负荷增加。二尖瓣狭窄(B错)直接导致左心室前负荷减小,随病情发展可间接导致右心后负荷增加。高血压(C错)导致左心室后负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