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不仅仅是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基础,以侵蚀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男女患病比例约1:3。我国RA患病率约为0.2-0.4%。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易感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紊乱有关。

说起类风湿关节炎,很多人想到的是关节疼痛、肿胀、变形、残疾,其实,类风湿关节炎还有关节外的表现,下面我们一起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一、关节症状

1、晨僵:病变关节在夜间或日间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僵硬,持续超过1小时者意义较大,持续时间与关节炎症呈正比,是类风湿关节炎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也是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2、关节肿痛:往往是最早的症状,常出现于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肩等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

3、关节畸形:见于晚期患者,引起关节半脱位、尺偏畸形、天鹅颈样畸形、钮扣花样畸形、足拇外翻、足趾骑跨畸形。关节的肿痛和结构破坏引起关节的活动障碍,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

4、特殊关节:部分患者累及颈椎,可引起颈痛、活动受限,甚至半脱位,25%的患者出现颞颌关节疼痛,表现为讲话或咀嚼时疼痛加重,严重者有张口受限。

二、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皮肤特异性表现,可见于20%~30%患者的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鹰嘴突、枕、跟腱等处,大小不一、质硬、无压痛。此外,几乎所有脏器如心、肺、眼等均可累及。

2、类风湿血管炎:可出现于任何系统,依受累的血管大小及累积的部位不同而呈多样化,可出现指甲下及指端的小血管炎、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巩膜炎,严重者巩膜软化而影响视力。

3、肺部:30%患者出现肺间质病变,约10%患者出现单侧或双侧少量胸水,出现肺内单个或多个结节,为肺内类风湿结节表现。

4、心脏:心包炎是最常见心脏受累的表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血管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4倍,更易发生无症状心肌梗死和猝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逐渐加重程度也高于正常人。

5、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因滑膜炎受压可引起腕管综合征,小血管炎的缺血性病变可致多发性单神经炎。

6、血液系统:患者贫血程度通常与病情活动有关,多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控制病情后贫血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伴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要考虑Felty综合征。

7、肾脏: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很少累及肾脏,长期类风湿关节炎可并发淀粉样变。

8、干燥综合征:部分患者常有口干、眼干症状,30-40%的RA患者继发干燥综合征。

可见,类风湿关节炎不仅仅是关节的症状,还会出现关节外的其他组织和器官受累,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外受累的发生率为17.8-47.5%,心血管疾病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需要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及时全面评估病情,做到早期、联合、个体化的规范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自我疾病管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减少致残,提高生活质量及寿命。

文:田惠校审:武丽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fsxxby/1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