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等处的常在菌,在1克粪便中约含有个菌。该菌在饮水中出现被认为是粪便污染的指标。禽大肠杆菌在鸡场普遍存在,特别是通风不良,大量积粪鸡舍,在垫料、空气尘埃、污染用具和道路、粪场及孵化厅等处环境中染菌最高。
一、概述
(一)定义:禽大肠杆菌病(AC)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的总称,发生于所有生产模式、所有日龄、所有种类的家禽。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以下特点:病原的多样性、发生的广泛性、经济损失的严重性、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二)分类:属于细菌域-变形菌门-丙型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
(三)遗传及临床特征
大肠杆菌性急性败血症
本病常引起幼雏或成鸡急性死亡。特征性病变是肝脏呈绿色和胸肌充血,肝脏边缘纯圆,外有纤维素性白色包膜。各器官呈败血症变化。也可见心包炎、腹膜炎、肠卡他性炎等病变。
气囊病
主要发生于3周龄~12周龄幼雏,特别是3周龄~8周龄肉子鸡最为多见。气囊病也经常伴有心包炎、肝周炎。偶尔可见败血症、眼球炎和滑膜炎等。病鸡表现沉郁,呼吸困难,有罗音和喷嚏等症状。气囊壁增厚、混浊,有的有纤维样渗出物,并伴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腹膜炎等。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病
鸡消瘦贫血、减食、拉稀。在肝、肠(十二指肠及盲肠)、肠系膜或心上有菜花状增生物,针头大至核桃大小,很容易与禽结核或肿瘤相混。
心包炎
大肠杆菌发生败血症时发生心包炎。心包炎常伴发心肌炎。心外膜水肿,心包囊内充满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粘连。
坠卵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
常通过交配或人工授精时感染。多呈慢性经过,并伴发卵巢炎、子宫炎。母鸡减产或停产,呈直立企鹅姿势,腹下垂、恋巢、消瘦死亡。其病变与鸡白痢相似。输卵管扩张,内有干酪样团块及恶臭的渗出物。
二、治疗针对病原—抑杀病原体,治已病。1.药物治疗。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化药(抗生素)或者中药进行治疗。2.生物制剂。可以选择微生态制剂、酶制剂、抗菌肽等进行治疗。
三、预防针对宿主—增强免疫力,防未病。1.育种抗病。根据种类、体质、性别、日龄的不同,建立并落实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2.保证营养。在饲养过程中注意营养是否充足,保护皮肤、粘膜屏障的完整性。3.维持菌群平衡。4.疫苗接种。根据条件不同,可考虑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
四、小结APEC贯穿整个养禽生产环节,不论品种、日龄、性别和生产方式;APEC通过上呼吸道感染,病型多样,致病机理与免疫应答复杂;APEC耐药普遍,与过度或滥用药物密切相关;通过揭示APEC与禽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分子致病机制,有望研制出防控其感染的广谱药物和疫苗。
菌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适,性乃变。适之道,贵以全。昔生境,择邻处。养不适,人之过。对待细菌不是尝试去消灭它们,,事实上也不可能消灭它们,而是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适合它们生存并发挥其有益作用的生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