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撕破甲减的伪装

甲状腺机能减低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甲状腺素生成减少所引起一系列低代谢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据年我国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甲减的患病率高达6.5%,其中,有明显症状的“临床甲减”占0.9%,无不适症状的“亚临床甲减”占5.6%。

一提到“甲减”,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全身乏力、畏寒怕冷、心跳过缓、情绪低落、萎靡嗜睡、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表现,但实际上,甲减症状并不总是这么典型。在发病之初,由于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临床不易察觉,因此早期常被漏诊;而当症状比较明显时,又常常以一些不典型的“脸孔”示人,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很容易误诊。那么,甲减究竟有哪些非典型表现呢?

1.消化道不适

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病人主诉食欲不振、上腹饱胀、便秘,但消化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临床常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实,这部分病人当中,有些乃是“甲减”所致。病人由于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胃肠动力不足,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消化道不适可随之缓解。

2.高脂血症

甲状腺激素对血清脂质(尤其是胆固醇)代谢具有重要影响。甲减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这种由甲减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属于“继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上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而不是单纯服用降脂药物。

3.慢性肾炎

有些甲减病人可出现浮肿、蛋白尿、高血脂、贫血、高血压等类似肾脏病的症状,因此,常被误诊为“慢性肾炎”。但慢性肾炎病人的甲状腺功能(T3、T4、TSH)大多是正常的,肾性水肿通常是指凹性的;而甲减病人的血清T3、T4降低、TSH显著升高,甲减引起的水肿是非指凹性(用指头按压不出现凹陷性改变)的,病人常常伴有畏寒怕冷、心动过缓、腹胀便秘等低代谢症状。

4.贫血

大约25%~30%的甲减患者有贫血表现,多见于女性甲减病人,主要与经量过大、经期延长导致失血过多有关,另外,食欲不振、胃酸缺乏也是导致甲减患者贫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临床遇到不明原因的贫血病人时,一定不要忘记检查甲功,排除“甲减”。

5.浆膜腔积液

甲减发生浆膜腔积液的原因是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缓慢、淋巴细胞分泌高亲水性的黏蛋白和黏多糖,引起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水和关节腔积液,其中,又以心包积液最为常见。临床遇到不明原因的浆膜腔积液,应注意排除甲减。

6.冠心病或心包炎

甲减性心脏病临床并不少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TH)缺乏引起代谢障碍波及心脏引起,患者可出现心动过缓、心音减低、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全身乏力等症状,常常被误诊为冠心病、心包炎等原发性心脏病,一直当冠心病来治疗,以至于病情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甲减性心脏病”很少发生心绞痛,这与此类患者代谢低、耗氧少有关,也是它与冠心病的重要区别之一。

7.特发性浮肿

甲减病人由于体内黏蛋白、黏多糖等黏液性物质代谢障碍堆积在皮下组织而引起“黏液性水肿”,常常发生在颜面和胫骨前,其最大特点是非指凹性。

临床上,有些浮肿病人,在排除了肾性、心源性或慢性肝病等浮肿常见病因之后,常常被归之为“特发性浮肿”,但实际上,这些病人里面,有些浮肿是由甲减引起的。

8.垂体瘤

原发性甲减病人,由于血清T3、T4水平下降,可反馈性刺激垂体内分泌细胞增生肥大,表现为垂体增大,有时被误诊为“垂体瘤”。一些女性病人由于月经紊乱和泌乳,化验检查发现催乳素(PRL)轻度升高,被误诊为“垂体催乳素瘤”。还有些甲减病人由于手足肿胀、唇厚舌大,声音嘶哑,又有蝶鞍增大,被误诊为“垂体生长激素瘤”。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有助于与原发性垂体瘤的鉴别。

9.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甲减患者可有月经失调、闭经,同时伴有情绪变化,常被误诊为“更年期综合征”。通过检查甲状腺功能,可以将两者鉴别开来。

10.抑郁症或老年痴呆

老年甲减病人除了有怕冷、少汗、心动过缓、乏力等低代谢表现之外,往往有少言寡语、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迷糊嗜睡等精神症状,而且非常突出,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或“老年性痴呆”。因此,当临床上发现老年人明显情绪反常,萎靡不振、乏力嗜睡时,应注意排除甲减。

11.肥胖症

甲减患者由于机体代谢减慢,患者尽管吃得不多,但体重往往不减反增,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中年“发福”,也可能是甲减在“作祟”。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想着查查甲功,排除“甲减”。

12.月经不调

青年女性患者常常表现为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经量过多,不易怀孕,容易流产。

总之,甲减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善于玩“变脸”的游戏,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当临床上遇到上述病症时,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的窠臼,拓宽诊断思路,想到“甲减”的可能,去医院查一下甲状腺功能。

原标题:“百变”甲减,您都认得出来吗?

作者:王建华来源:健康界

推荐阅读:

甲减患者吃碘盐有禁忌

  内蒙古读者王女士问:我今年60岁,医院诊断我是“甲状腺功能低下”,说目前不需用药。我听说吃碘和甲状腺病的关系很密切,请问我吃碘盐有禁忌吗?

  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学教授邱明才答:“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减”,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状态,严格地讲不是一种病。导致甲减的原因很多,有的病人是原发性甲减,原因不明;有的病人是因为碘缺乏导致的甲减,目前发达地区已经很少见;有的是桥本氏病引起的甲减,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的甲减则源于垂体疾病、手术、甲亢治疗等因素,导致甲状腺功能受损。所以,甲减的治疗方案需要针对病因而论。

  如果这位病人是碘缺乏导致的甲减,则需要补碘。而其他原因导致的甲减与碘摄入量关系不大,因此,盐的选择和使用无需过多考虑,与常人一样即可。

甲减危害也不小

甲亢有种种”罪行“。现在一起来看看甲减有什么危害。

疲劳、嗜睡:即使每晚睡眠8-10小时仍然感到疲劳;

精神状态存在问题:提不起精神,无精打采,情绪波动、焦虑或抑郁;

怕冷:即使其他人并不觉得冷;

体重增加:减重失败或体液滞留;

激素失衡:月经不规律、甚至停经和/或性欲低下;

肌肉关节问题:肌肉无力,关节僵痛、手脚发胀,肌肉痉挛;

皮肤毛发问题:皮肤干燥,增厚、皲裂,过度脱发,眉毛稀疏,指甲变脆;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

水肿:颜面/眼睑浮肿;

消化问题:食欲减退,腹胀、便秘;

孕妇甲减须做到这八点

  甲减可使孕妇发生妊高症、流产、死胎,早产、胎盘早剥、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孕前及孕期对母体甲功进行监测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十分重要。

  没得到良好控制的甲减对于母婴双方均可造成不良后果。甲减可使孕妇发生妊高症、流产、死胎,早产、胎盘早剥、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更为严重的是,孕妇甲减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及骨骼生长,造成后代智力低下、身材矮小,俗称“呆小症”。因此,孕前及孕期对母体甲功进行监测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十分重要。

  甲减患者怀孕时必须符合以下几条   

  1、甲减患者应在甲功(FT3、FT4、TSH)正常后方可考虑怀孕。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妊娠的生理变化,妊娠期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发生变化,需要采用妊娠期特异的参考值范围。普通人群的血清TSH正常范围在0.3~5.0mU/L,而孕期TSH应控制在2.5mU/L以下,FT4保持在非孕妇正常范围的上1/3水平。

  2、不能停用甲减治疗药物。有些甲减患者怀孕后由于担心服用甲状腺激素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而擅自停药,这是非常错误的。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生理性激素,对胎儿大脑和骨骼的发育至关重要,一旦缺乏,有可能造成后代“呆小症”。只要替代剂量合适,对人体无任何不良影响。

  3、孕期中一定要定期检查。对于甲减合并妊娠的患者,随着孕周的增大,机体对于甲状腺激素的需求量也随着发生变化,所以,必须定期复查甲功,根据TSH和FT4水平,适当调整甲状腺激素(即L-T4)的替代剂量,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4、如果甲减孕妇来自缺碘地区,患者可以食用碘化盐、碘化食品。服用甲状腺片时应与铁剂,钙剂和维生素至少分开2小时以上服用。

  5、医院,有病情变化好及时请内分泌专科医生会诊。分娩时脐带血应检测甲功及抗体(FT3、FT4、TSH、TGAb、TPOAb。等),以及时了解母婴情况,孩子满月后复查上述项目。以及早筛查及时治疗先天性甲减儿。

  6、产后要根据甲功检查情况,继续服药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7、胎儿出生后,也要密切观察婴儿的日常生活,若其出现嗜睡、反应迟钝、不肯进食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8、甲减孕妇产后可以正常哺乳。

  临床实践证明:妊娠合并甲减者,只要在孕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满意,甲功基本正常,则母儿预后大多良好,否则母儿的并发症均明显增加。

来源:搜狐健康

赞赏

长按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白癜风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guig.com/scxxby/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