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连呛四口水“旱鸭子”高烧不退
夏天游泳的小孩很多,但是因此生病的小孩也不少
7岁的小亮很瘦小,妈妈给他报了培训班,让他学游泳。上周,小亮第一次下水,发现室内游泳馆的水有点凉,他打了个哆嗦,下水后,他又一连呛了4口水,吓得不轻,但教练鼓励他继续游,小亮戴着游泳圈,在水里泡了一个多小时,很开心。不料,当晚,小亮就有点咳嗽,没力气,次日,他发烧39℃,喉咙疼得咽不下东西,还有点拉肚子。
一开始,妈妈没太在意,只给他喝了点退烧药,小亮仍反复高烧,还开始呕吐。国医堂中医小儿体质调理部主任林丽莉用藿香等中药敷在小亮的肚脐上,做了药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5次后,小亮才好转。
林医师说,最近,门诊收治了很多这样的小病人,几乎每天都能接诊10多个,大多是学龄儿童,有的是满身大汗,下水后突然受了凉,有的是上岸后没擦干身子,玩耍着凉了,有的是游泳后吹风扇、空调着了凉。
她说,小孩的抵抗力较弱,尤其是容易咳、喘的小孩,游泳前,要做好热身运动,等汗止住了再下水,游泳后,可用盐开水漱口,再用热水淋浴,冲到全身微微出汗,再喝点生姜水。
她提醒,过敏体质,反复感冒肺炎,身体素质较差的孩子,不建议太早学游泳。在游泳时,血管会收缩,加上游泳过程中能量消耗,尤其是体能较低的儿童,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容易出现血压偏低、头晕、抽筋等情况,因此,儿童游泳时间最好控制在40分钟以内。
现象:腺病毒高发体弱易感染医院,医生也接诊了不少小孩,大多是游泳后发烧的,他们头痛、咽痛、眼睛红肿。该院眼科医生高守铭说,这些小孩得了咽结膜炎,大多是腺病毒引发的上呼吸道疾病。
高医师说,腺病毒感染是常见病,目前正是高发季,多见于4~9岁的儿童,病毒可能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以及游泳池水传播,潜伏期为4至5天。5岁以上的孩子染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吃抗病毒药物或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后,一周左右可自愈,但2岁以下婴幼儿染病后,可能并发严重肺炎、心包炎等,家长应警惕。
但他强调,游泳是一项不错的运动,可锻炼心肺功能,可能是一些小孩抵抗力较弱,各方面未发育健全,长时间待在水中易受凉,抵抗力下降,池水又侵入眼睛、口等处的黏膜,才容易感染腺病毒,因此,儿童游泳不要贪凉,不要长时间浸泡水中。
夏季游泳还需注意:
广西一名6岁女孩游泳之后,第二天皮肤就出问题了,身上是一层层地掉皮……
今年6月,广西6岁的女孩小雅和家人去小区里的游泳池游泳。游泳后,当时并没有什么不适。可第二天下午,小雅的妈妈突然发现小雅嘴角边有几个红点,用手一摸,大家吓了一大跳,小雅嘴边的皮肤掉落一大片。小雅的妈妈医院,医生确诊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4s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这种病由于不常见,很多家长误以为是“烫伤”,往往会被误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该病起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易并发肺炎、肾炎、败血症等,婴幼儿病死率为3%-4%。医生表示,小雅的病可能是因游泳池的水不干净诱发。游泳池究竟有多脏?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由于大量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很多人对游泳池的干净程度抱强烈的怀疑态度。
据中国青年报去年7月的一份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入池前不冲淋(59.3%)、在泳池小解(57.1%)、游泳不戴泳帽(55.6%)、入池前不浸脚(55.4%)是受访者最常遇到的4种不文明行为。
除此之外,受访者在泳池游泳时遇到过的其他不文明行为还包括:向泳池吐痰(46.9%)、在泳池里搓澡(39.9%)、携带易传染的疾病入池(27.8%)。所以说,游泳虽好,游泳池的选择需谨慎啊!此外,以下这几种常见“游泳病”,家长要特别注意哦!那么,要如何判断游泳池水质如何?您可以用这几种方式来大致判断:来源:海峡家教
福清电视台综合频道《七彩阳光》栏目首播时间:18:20重播时间:23::35栏目栏目栏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